小儿感冒物理降温最常见的办法有哪些
感冒时小儿可通过湿毛巾擦拭、退热贴、减少衣物覆盖、温水泡澡进行物理降温,新生儿物理降温需格外谨慎,操作要轻柔,控制水温、时间等,密切观察状态,有不适及时就医
一、湿毛巾擦拭
1.操作方法:准备质地柔软的干净湿毛巾,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擦拭患儿身体,通常从颈部开始,依次擦拭双侧上肢、背部、下肢等部位。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每次擦拭时间不宜过长,每个部位擦拭1~3分钟即可。
2.科学依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有研究表明,通过体表水分蒸发散热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方式,能使机体温度逐渐下降。对于小儿来说,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这种方式较易实施且能起到一定降温效果。
二、退热贴
1.使用方法:将退热贴的保护膜撕掉,直接贴在小儿的额头、颈部两侧、腋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一般每贴退热贴可以持续发挥作用4~8小时左右。
2.原理及依据:退热贴中的高分子凝胶含有大量水分,水分汽化时会带走热量,同时凝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渗透等方式辅助散热。临床研究发现,退热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儿体表温度,且使用方便,对皮肤刺激性小,不会引起小儿明显的不适反应,适合大多数小儿感冒时使用。
三、减少衣物覆盖
1.具体做法: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减少小儿的衣物和被褥。例如,环境温度适宜时,可将小儿穿着的厚外套脱掉,减少盖被的厚度,但要注意避免让小儿直接吹风受凉。
2.原因小儿自身代谢较旺盛,过多的衣物覆盖会影响机体散热。适当减少衣物覆盖有助于体表热量散发,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不过要注意根据环境温度灵活调整,防止小儿因保暖不足而加重感冒病情。
四、温水泡澡
1.操作要点:水温控制在37℃左右,让小儿在温水中浸泡,泡澡时间一般掌握在5~10分钟。泡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状态,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泡澡。
2.降温机制:温水泡澡可以使小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机体散热。相关研究显示,温水泡澡对于降低小儿体温有一定帮助,且能让小儿感觉舒适,但要注意泡澡时的环境温度,避免小儿在泡澡后受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感冒进行物理降温时需格外谨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进行湿毛巾擦拭、退热贴使用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同时,减少衣物覆盖时要密切监测新生儿体温变化及皮肤状况,防止因保暖不当或降温过度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在进行温水泡澡时,新生儿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快,更要严格控制水温及泡澡时间,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体温异常波动或其他不适表现,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