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怎么引起的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分为自发性、创伤性和人工三类,主要病因包括肺部基础病变、胸部外伤等,症状与气胸类型、积气量有关,检查方法包括X线、CT等,治疗方法包括排气治疗、对因治疗等。
1.病因:
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肺部病变,如常见的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肺癌等。当出现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空气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就形成了自发性气胸。此外,一些瘦高体型的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时,也可能导致肺泡破裂,出现自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因胸部外伤致使胸膜腔破裂,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人工气胸:为诊断和治疗疾病,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
2.症状:
自发性气胸:如果肺被压缩小于20%,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果肺被压缩20%~50%,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和气促等症状。如果肺被压缩大于50%,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创伤性气胸:轻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急促,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人工气胸:根据注入气体的量和速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在注入气体后数小时内,患者会感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如果注入气体量较多,可能会出现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3.检查:
自发性气胸: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脏被压缩的程度、肺部有无病变以及胸腔有无积液等。此外,还可以进行胸部CT检查,以了解肺部病变的情况以及胸腔内的情况。
创伤性气胸:X线检查可了解气胸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有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还可以进行胸部CT检查,以了解胸部的损伤情况。
人工气胸:X线检查可了解气胸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注入气体的情况。还可以进行胸部CT检查,以了解胸部的情况。
4.治疗:
自发性气胸:如果肺被压缩小于20%,且没有明显症状,可以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如果肺被压缩大于20%,或有明显症状,应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以排出气体,缓解症状。如果是由于肺部基础疾病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应积极治疗肺部疾病。
创伤性气胸:如果气胸较小,无明显症状,可卧床休息,自行吸收。如果气胸较大,或有明显症状,应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以排出气体,缓解症状。如果有胸腔内出血,应进行止血治疗。如果有血气胸,应进行输血、补液等治疗。如果有严重的胸部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
人工气胸:如果是为了诊断目的而进行的人工气胸,一般在注入气体后数天内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如果是为了治疗疾病而进行的人工气胸,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出现气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