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会引发什么疾病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可引发休克相关疾病(如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相关疾病(如脑水肿、脑缺氧)及其他相关疾病(如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儿童因生理特点相对更易受这些疾病影响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一、休克相关疾病
1.感染性休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细菌释放毒素等物质,可导致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例如,肠道微循环障碍会进一步影响肠道功能,肾脏灌注不足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等;心脏灌注不足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心率加快、心音低钝等。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相对成人更易发生休克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因为儿童的器官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在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更易失衡。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引发的严重感染状态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DIC时,凝血因子被消耗,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可出现广泛的微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甚至胃肠道出血等;同时,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会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并且还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因为微血栓会阻塞血管,影响相应器官的血液供应,如肺栓塞可导致呼吸困难等。
二、脑相关疾病
1.脑水肿:毒素等因素可导致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水肿。儿童的血脑屏障相对不完善,更易受到毒素等的影响而发生脑水肿。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形成脑疝,脑疝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例如,小脑幕切迹疝可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影响呼吸循环中枢的功能。
2.脑缺氧:由于休克等导致的循环障碍以及脑水肿等原因,可引起脑缺氧。脑缺氧会进一步损伤脑细胞,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对于儿童来说,脑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缺氧造成的损伤可能对其未来的认知、运动等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三、其他相关疾病
1.呼吸衰竭:严重的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可影响呼吸系统,如由于感染中毒导致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者肺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肺功能受损等,可引发呼吸衰竭。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呼吸节律不规则等。儿童的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呼吸衰竭时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并及时干预。
2.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易累及的器官之一,由于休克导致肾脏灌注不足,或者毒素对肾脏的直接损伤,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的排泄功能障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积聚,出现少尿、无尿、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儿童在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需要特别注意液体平衡的管理,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