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致积气的病,分自发性、创伤性、医源性等,病因不同人群发病情况有差异。治疗分保守、排气、手术。保守适少量肺压缩<20%且症状轻者,需休息、吸氧等;排气包括胸腔穿刺抽气(少量、心肺好者)和胸腔闭式引流(中大量、呼吸困难重者);手术用于反复发生的气胸,不同人群手术需考虑不同因素。
一、气胸是什么病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肺组织、支气管破裂,气体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胸膜,使外界气体进入胸膜腔。从病因上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等。自发性气胸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继发性气胸常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发病情况有所差异,例如有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生气胸的风险相对较高;长期吸烟的人群由于烟草对肺部的损害,也可能增加气胸的发病几率。
二、气胸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少量气胸,肺压缩<20%,且患者症状较轻的情况。需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吸氧可以改善缺氧状态,一般吸氧流量为2-5L/min,通过吸氧可促进胸腔内气体的吸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胸部X线或CT,观察气胸量的变化。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特别注意休息管理,避免剧烈哭闹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行为,因为儿童的胸廓发育尚未完全,气胸可能对其呼吸功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老年人则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因为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气胸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进展。
(二)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
适用于少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穿刺部位多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通过穿刺针将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可迅速缓解症状,但可能需要多次穿刺。对于儿童进行胸腔穿刺时,要严格控制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操作手法,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胸廓弹性下降等情况,操作时要更加轻柔谨慎。
2.胸腔闭式引流
适用于中、大量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部压缩较重的患者。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胸腔内的气体持续引出,促进肺复张。引流管一般放置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要注意管道的固定和护理,防止管道脱出或移位;老年人要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的气胸,如原发性气胸多次发作、继发性气胸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气胸复发的问题,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考虑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充分评估手术风险;老年人则要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判断是否能耐受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