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氧化锌中毒洗胃溶液有生理盐水(等渗可温和冲洗)和1%-3%鞣酸溶液(能与重金属盐结合沉淀),洗胃注意洗胃时间,尽早在中毒后1-2小时内,儿童更要抓紧,还需注意洗胃操作要点,如胃管插入深度角度、洗胃液注入流出量平衡及观察洗出液等,有基础疾病患者洗胃要轻柔密切关注。
一、常用的洗胃溶液
1.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可用于氧化锌中毒的洗胃。其能迅速清除胃肠道内可能残留的氧化锌物质,利用等渗的特性,相对温和地冲洗胃肠道,减少氧化锌对胃肠道黏膜的持续刺激。生理盐水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除特殊禁忌情况),因为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相近,对细胞的影响较小,能在洗胃过程中最大程度维持胃肠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因溶液渗透压差异导致细胞脱水或水肿等情况。
2.1%-3%鞣酸溶液:
鞣酸能与重金属盐类(氧化锌属于金属化合物相关中毒情况)结合形成鞣酸蛋白沉淀,从而减少重金属盐的吸收。鞣酸溶液洗胃对于氧化锌中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机制。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鞣酸溶液需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相对不完善,鞣酸的代谢可能受到影响,需严格把握使用的浓度和剂量范围,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在洗胃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根据反应及时调整洗胃操作。对于成年患者,使用1%-3%鞣酸溶液洗胃时,要注意控制溶液的温度,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等不适。
二、洗胃的注意事项
1.洗胃时间:
一旦发生氧化锌中毒,应尽早进行洗胃,一般在中毒后1-2小时内洗胃效果较好,此时胃肠道内氧化锌残留相对较多,洗胃能有效清除大部分有害物质。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中毒时间较长,但仍有明显的氧化锌残留相关中毒症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洗胃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洗胃的效果会逐渐降低,因为部分氧化锌可能已经被胃肠道吸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相对较快,更要抓紧时间尽早洗胃,减少氧化锌的吸收量。
2.洗胃操作要点:
洗胃时要注意胃管插入的深度和角度,对于成人一般胃管插入深度约45-55cm,儿童则根据年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新生儿胃管插入深度约10-15cm,婴儿约15-20cm,幼儿约20-25cm。洗胃过程中要控制洗胃液的注入量和流出量,每次注入量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每次注入300-500ml,儿童根据体重等情况适当减少,一般每次注入100-300ml,要保持注入量和流出量基本平衡,避免胃内压力过大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要密切观察洗出液的颜色、性质等,如果洗出液中仍有明显的氧化锌相关颜色或性状改变,可能需要继续洗胃,直到洗出液清亮无明显异常为止。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洗胃时要更加轻柔,密切关注患者的腹部症状,如是否出现腹痛加剧等情况,一旦出现要立即停止洗胃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