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几大主要症状
中暑会引发多种症状,核心症状是体温异常升高,还会有神经系统相关的头晕、头痛、乏力,消化系统相关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循环系统相关的心悸、面色潮红或苍白等表现,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相应体现。
一、核心症状——体温异常升高
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6℃-37℃左右,中暑时核心体温可明显升高,轻症中暑者体温多在38℃以上,重症中暑者体温可高达40℃及以上。这是因为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在持续高温环境中劳作或活动的人群,身体散热途径受阻,就容易出现体温异常升高的情况,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出现高热表现。
二、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一)头晕、头痛
中暑时,由于体温升高、体液丢失等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干扰。患者会感觉头部昏沉、疼痛,这是因为高温导致脑血管扩张、神经功能失调等。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成年人,若未及时采取防暑措施,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症状,儿童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后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且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情况。
(二)乏力
机体在中暑状态下,能量代谢紊乱,肌肉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全身乏力。无论是青壮年还是儿童,在中暑时都会感到浑身没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比如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的青壮年,会明显感觉四肢无力,难以继续正常活动,儿童在高温环境中玩耍后也会出现乏力不愿活动的情况。
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一)恶心、呕吐
高温刺激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高温环境中进食后,一些中暑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胃肠道对高温等外界因素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比如在炎热天气外出游玩后进食,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导致恶心、呕吐。
(二)食欲不振
中暑时,机体整体代谢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消化系统功能受抑制,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在中暑后都会表现出对食物缺乏兴趣,比如成年人在中暑后不想进食,儿童也会出现吃饭量减少的现象。
四、循环系统相关症状
(一)心悸
体温升高、体液丢失等因素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悸。当人体处于中暑状态时,心脏需要更多能量来维持机体功能,同时体液丢失使血容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出现心悸症状。在高温环境中劳作的成年人,若中暑可能会感觉心跳加快、心慌,儿童在中暑后也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悸的表现,但儿童表述相对困难,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体现身体不适。
(二)面色潮红或苍白
轻症中暑时,机体为了散热,体表血管扩张,可能出现面色潮红;而重症中暑时,由于循环血量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例如,轻症中暑的青壮年在高温环境中会面色发红,而重症中暑的患者可能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儿童中暑后面色表现也与之类似,轻症时可能面色潮红,重症时面色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