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胰岛素缺乏相关病因和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相关病因有关。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致胰岛素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在严重应激等诱因下胰岛素相对不足;感染、创伤、饮食失调、药物使用不当等可致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各病因下发病风险有差异。
一、胰岛素缺乏相关病因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例如,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具有易患1型糖尿病的遗传背景,在某些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等)作用下,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等)时,更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和青少年中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他们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特点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
2.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诱因下: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在一些严重应激情况下,如急性感染(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创伤(如车祸、大面积烧伤等)、手术等,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自身相对缺乏的胰岛素无法满足,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应激的代偿能力较弱,一旦出现上述诱因,更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相关病因
1.感染: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诱因。例如,肺部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分泌大量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皮质醇也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感染性疾病相对较多,且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出现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的情况,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创伤:严重创伤如骨折、重大手术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肾上腺素可激活糖原分解酶,使肝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同样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同时促进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当糖尿病患者遭受严重创伤时,就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患者创伤后恢复能力差,创伤相关的应激反应可能更强烈,更易引发该病症。
3.饮食失调:糖尿病患者若过度节食、暴饮暴食或摄入大量高糖、高脂食物等,可导致血糖波动过大。比如长期节食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大量进食高糖食物,会使血糖急剧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饮食无节制等,增加患病风险。
4.药物使用不当:某些药物可引起胰岛素拮抗。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若用药剂量调整不当或未及时根据血糖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