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啥不能拔牙
高血压患者拔牙存在风险,血压过高时易引发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老年和年轻高血压患者拔牙有不同注意事项,拔牙前需监测控制血压、多学科会诊、正常服降压药、保持良好心态。
一、高血压患者拔牙存在风险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拔牙时,由于手术刺激等因素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血压升高是关键因素之一,当血压过高时,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例如,有研究表明,血压≥180/100mmHg时,拔牙后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拔牙过程中的创伤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且难以有效止血;同时,过高的血压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等,这是由于脑血管本身存在病变,在血压波动较大时容易破裂。
二、具体风险表现
(一)出血风险增加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通常较差,脆性增加。拔牙后创口的止血主要依赖于血管的收缩和凝血机制。但高血压状态下,血管收缩功能可能异常,凝血过程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拔牙后出血不易止住。比如,原本血管弹性良好的人拔牙后,创口能迅速通过血管收缩形成初步止血,而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这种收缩止血的能力减弱,出血时间可能延长。
(二)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1.诱发心绞痛:拔牙时的疼痛刺激、紧张情绪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进一步升高。对于本身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有临床研究发现,在拔牙过程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且无冠心病的人群。
2.引发脑出血: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如形成微动脉瘤等。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导致脑出血。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拔牙前,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再考虑拔牙。同时,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因为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对手术的耐受性更差。例如,要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检查肾功能,了解患者的代谢情况等。
(二)年轻高血压患者
年轻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拔牙同样存在风险。但相对老年患者,年轻患者的器官代偿能力可能稍强一些。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拔牙前也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并且要向患者充分说明拔牙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同时,要询问年轻患者的生活方式,比如是否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和手术的预后,建议患者在拔牙前后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四、拔牙前的准备措施
高血压患者拔牙前首先要进行血压的监测和控制。一般建议患者在拔牙前1-2天就开始密切监测血压,将血压调整到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水平。同时,要与口腔科医生和内科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不要随意停用,应按照常规剂量服用,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此外,患者在拔牙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