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病,是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疾病,与脑内小动脉硬化等有关,病理有脑白质弥漫性脱髓鞘等表现,临床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等,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要与其他疾病鉴别,目前无特效治疗,主要针对危险因素干预及对症处理,特殊人群治疗需关注特殊情况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与脑内小动脉硬化有关,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使脑白质发生缺血、脱髓鞘及梗死等病理改变。此外,高龄、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的损伤和脑白质的病变。
二、病理表现
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脑白质弥漫性脱髓鞘、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性脱髓鞘病灶和腔隙性梗死灶,脑室可轻度扩大。
三、临床表现
1.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逐渐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记忆力减退较为明显,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甚至痴呆。不同年龄的患者受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高龄患者本身认知功能有一定退化基础,更容易在患病后快速出现明显认知下降;而年轻患者若有基础疾病导致发病,也会较快出现认知方面的异常。
2.运动障碍:可出现步态异常,表现为步基增宽、行走缓慢、起步困难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等运动障碍表现。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后运动障碍的表现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而有差异,例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运动障碍表现相对更明显。
3.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抑郁、情绪不稳等。有基础精神疾病病史的人群在患病后精神症状可能更易被诱发或加重。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见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对称性低密度影,脑室轻度扩大;头颅MRI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可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脱髓鞘及缺血病灶,表现为T2加权像和FLAIR像上脑室周围高信号。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在病灶分布及严重程度上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大者可能病灶范围更广泛。
2.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血常规、血脂、血糖、血压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如高血压患者可有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可有血糖升高,高脂血症患者可有血脂异常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基础疾病等进行综合诊断。有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出现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表现,结合头颅MRI典型的脑白质病变表现可考虑本病。
2.鉴别诊断:需与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以海马等内侧颞叶结构萎缩为主;多发性硬化常有缓解与复发的病程,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病灶,MRI可见多发病灶。
六、治疗及干预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于认知障碍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理,但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改善认知等功能。特殊人群方面,高龄患者在治疗时需更加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根据其身体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综合评估治疗措施对各系统的影响,以保障患者的整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