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有什么症状
抽动症症状包括运动性抽动(简单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肩等,复杂运动性抽动如头部扭转伴肢体摆动等)和发声性抽动(简单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子、吸鼻声等,复杂发声性抽动如重复言语、秽语等)。不同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儿童期常见,家长要关注症状、与老师沟通、避免过度批评,保证孩子睡眠和合理饮食;青少年需更多心理支持,合理安排学习,积极社交;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人群症状可能更复杂,要警惕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定期评估,遵循医嘱治疗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抽动症的症状
1.运动性抽动症状
简单运动性抽动:多表现为突然、短暂、无意义的运动,如眨眼,孩子可能频繁快速地眨动眼睛,有时每秒可多次;耸肩,双肩快速向上抬起又放下;皱鼻,鼻子不自主地皱起;努嘴,嘴唇噘起或做出类似动作。这些动作通常较刻板,且难以通过主观意志长时间控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每次发作可能仅数秒。
复杂运动性抽动:往往涉及多个肌群的协同动作,动作相对更复杂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例如,可能出现头部突然向一侧扭转,同时肩部及上肢也随之摆动;或是做出类似跳跃、旋转的动作。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模仿他人动作,如模仿他人走路姿势、肢体动作等,这种模仿并非出于玩笑或故意,而是不自主的行为。复杂运动性抽动发作时持续时间可能相对长一些,从数秒到数十秒不等。
2.发声性抽动症状
简单发声性抽动:常表现为一些突然发出的、无意义的声音,如清嗓子声,孩子会频繁地清嗓子,声音响亮且不自主;吸鼻声,类似鼻塞时用力吸气的声音;咳嗽声,但并非因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而是一种不自主的发声。这些声音通常比较单调,频繁发作,且难以自控。
复杂发声性抽动:可表现为重复言语,如重复自己刚说过的话,或者重复他人话语的最后几个字;秽语,即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些脏话、粗俗的言语,这对孩子自身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还有些孩子会出现模仿声音,如模仿动物叫声、汽车喇叭声等,同样不受主观控制。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抽动症在儿童期较为常见,尤其是学龄期儿童。由于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抽动症状可能影响其学习、社交。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症状变化,因为症状可能在紧张、疲劳、兴奋等状态下加重。在学校,要及时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情况,避免因同学误解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增大。对于低龄儿童,避免过度批评指责其抽动行为,以免加重心理负担,使症状恶化。日常生活中,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有助于稳定症状。
2.青少年:此阶段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抽动症可能对其自尊心、自信心造成较大打击。家长和老师要给予更多心理支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疾病。青少年学习任务重,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因疲劳易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同时,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疾病,避免因羞于启齿而不与他人交流,鼓励其参与正常社交活动,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3.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人群:若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患抽动症后症状可能更为复杂或严重。这类人群除关注抽动症状本身,还需警惕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定期到医院进行评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用药及调整治疗方案,不得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病情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