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不能拔牙
高血压患者拔牙有风险,血压波动易致严重并发症,血压控制不佳及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时禁忌拔牙,安全前提是血压控制良好,老年、生理期女性及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拔牙需特别注意,需综合多因素谨慎拔牙以降低不良事件几率。
一、高血压患者拔牙易引发的风险
1.血压波动风险:拔牙属于有创操作,会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种应激可能导致血压显著波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受到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拔牙时的应激容易让血压急剧升高,可能超过180/110mmHg等危险范围,进而增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高血压患者在拔牙后的短时间内会出现血压明显升高的情况,其中部分患者血压升高幅度超过20/10mmHg。
2.心血管事件风险:血压的不稳定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心脏的后负荷加重,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问题;同时,脑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拔牙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血压正常人群高出约5倍,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也显著升高。
二、高血压患者拔牙的禁忌情况及原因
1.血压控制不佳时:一般来说,当收缩压高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110mmHg时,是绝对禁忌拔牙的。因为此时血压过高,拔牙引发血压进一步波动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极大。例如,一位收缩压为190mmHg、舒张压为115mmHg的高血压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极有可能急剧上升,引发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
2.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时:如果高血压已经导致心脏、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出现损害,如冠心病、脑梗死病史、肾功能不全等,拔牙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因为这些靶器官已经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拔牙的应激更容易诱发靶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比如,有过脑梗死病史的高血压患者,拔牙时血压波动可能再次导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由于机体对血压波动的调节能力下降,且本身存在代谢等方面的紊乱,拔牙风险更高。
三、高血压患者拔牙的安全前提及注意事项
1.血压控制良好时:高血压患者如果需要拔牙,首先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且安全的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00mmHg以下。在拔牙前,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的平稳。同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高血压病情及用药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拔牙的可行性。
2.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血压波动的耐受性更差,拔牙前更要严格控制血压,并且要密切监测拔牙过程中的血压变化。女性高血压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与平时不同,拔牙时也要更加谨慎,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自己的生理周期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高血压患者,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者,在拔牙前应尽量戒烟限酒,因为吸烟饮酒会影响血管状态,增加拔牙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降低拔牙相关风险。
总之,高血压患者拔牙存在较高风险,需要综合评估血压控制情况、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谨慎进行拔牙操作,以最大程度降低拔牙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