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中暑有核心症状、循环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及特殊人群表现特点。核心症状包括体温升高(成人超38℃,婴幼儿易超40℃以上)、神经系统症状(轻度头晕头痛乏力,重度意识障碍昏迷);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加快,重度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儿童易高热惊厥,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高温作业人群易中暑且遇极端情况易现严重症状需加强防暑。
一、核心症状
(一)体温升高
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6-37℃左右,中暑时核心体温可迅速升高,成人往往可超过38℃,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更易出现体温异常升高情况,有的可高达40℃以上,这是因为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
(二)神经系统症状
1.轻度: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表现,这是由于高温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进而出现上述非特异性症状,在青壮年从事轻度体力活动处于高温环境时较易出现。
2.重度: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等,这是因为高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严重损伤,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传导受阻,常见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且未及时采取避暑措施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或老年人。
二、循环系统症状
(一)早期表现
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这是机体为了增加散热、维持血液循环而做出的代偿性反应,一般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在中青年中暑早期较常见,此时机体试图通过加快心跳来提高心输出量,促进血液在体表的循环以帮助散热。
(二)重度表现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情况,当中暑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时,就会出现这些循环系统的重度表现,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在中暑时更易出现血压波动及循环功能障碍。
三、消化系统症状
(一)恶心呕吐
高温环境下,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高温刺激胃肠道神经,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在各类人群中暑时均可能出现,尤其在进食后立即处于高温环境的人群中较为明显。
(二)腹痛腹泻
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这是由于胃肠道黏膜受到损伤,加上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肠道炎症反应,儿童在中暑时由于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相比成人更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四、特殊人群表现特点
(一)儿童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中暑时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更易出现高热惊厥,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更为敏感,高温容易诱发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以对于儿童中暑要特别关注体温变化及神经系统表现,及时采取降温等干预措施。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中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比如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却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中暑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人要密切观察其整体状况,一旦有疑似中暑表现需及时就医。
(三)高温作业人群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户外劳动者等,相对更易发生中暑,且由于长期受高温影响,机体可能逐渐出现适应能力下降,一旦遇到极端高温天气或工作强度加大时,更易出现较严重的中暑症状,这类人群应加强防暑知识学习,配备好防暑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