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损伤针灸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针对桡神经损伤的针灸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选穴围绕手阳明经等,针刺操作有不同角度深度及补泻手法,可配合电针辅助,艾灸可选温和或雀啄灸,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患肢护理、避免劳累、保持正确姿势、保暖等。

一、选穴原则

依据中医经络理论,桡神经分布与手阳明经等相关,选穴多围绕手阳明经及局部相关穴位,同时结合损伤部位的经络循行来选取。一般可选取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位。手三里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对上肢经络气血有调节作用;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能疏通经络气血;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脉,与桡神经相关经络有联系;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通经活络等作用。

二、针刺操作方法

1.针刺角度与深度:

曲池穴:直刺1-1.5寸,采用捻转补泻或提插补泻手法。对于实证可采用泻法,即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提插幅度大;虚证可采用补法,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提插幅度小。

手三里穴:直刺0.8-1.2寸,针刺操作同曲池穴类似,根据患者虚实情况进行补泻。

外关穴:直刺0.5-1寸,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法,即捻转角度和频率适中,提插幅度小。

合谷穴:直刺0.5-1寸,可根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对于手部经络气血不畅等情况有调节作用。

2.留针与行针: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在行针过程中,可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以保持针感。行针时根据患者的得气情况(如酸、麻、胀等感觉)进一步调整手法,增强针效。

三、电针辅助治疗

对于部分桡神经损伤患者,可配合电针治疗。选取上述穴位中的相关穴位,连接电针仪,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波形(如疏密波等)和频率,一般频率调节在2-100Hz之间,以患者局部肌肉出现有节律的收缩为度,每次电针治疗时间约20-30分钟。电针治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进一步促进神经肌肉的兴奋,有助于改善神经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的修复。

四、艾灸辅助治疗

艾灸可选择温和灸或雀啄灸等方法。选取上述穴位,如在曲池、手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温和灸时,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雀啄灸时,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移动,距离皮肤约2-3厘米,每穴灸10-15分钟。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等作用,对于桡神经损伤后经络气血不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于皮肤感觉减退明显的患者要注意避免烫伤。

五、不同年龄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在针刺时要更加轻柔,进针速度要快,减轻患儿的疼痛和恐惧感。对于电针和艾灸治疗要更加谨慎,电针的电流强度要调至较低水平,艾灸时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防止烫伤。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刺激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耐受能力较强,但也要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调整针刺手法、电针强度等。如体质虚弱者,针刺手法不宜过重,电针强度也不宜过大。

六、生活方式相关注意事项

桡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避免患肢过度劳累,保持正确的姿势,防止再次损伤。在休息时可将患肢适当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因为寒冷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不利于神经的修复。

了解疾病
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临床上常见的根性、干性和丛性3大类损伤,由于其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各不相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特点也完全不同。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神经损伤的恢复几率?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神经损伤的恢复几率一般是不大的,如果只是有单纯水肿的症状,可以遵医嘱采用激素来进行治疗。但是若是视神经管断裂造成,考虑到是很难恢复的,在患病后正常会有视力下降等表现。还可以使用帮助神经恢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平时还要合理用眼。
神经损伤恢复几率是多少?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神经损伤恢复几率百分之五十左右。视觉神经受到损伤后,应当积极的眼科进行治理,视觉得到改善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但是恢复到正常人值是不可能的,只能经过治疗改善视觉,同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休息时间,防止用眼过度,造成病情加重视觉恢复的几率就会下降。
中枢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如果病情是很不严重,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是如果病情严重,就可能会造成一些后遗症,因此造成脑部疾病。一旦确诊,尽早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但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如果是病人的神经损伤程度较轻,对功能没有导致影响时,则恢复时间较短。如果是导致了神经损伤的情况较为严重,则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损害严重者早期可以行神经吻合术或者神经移植,可以药物减轻神经水肿,能吃点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肌肉萎缩要注意平时能吃些高蛋白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桡神经损伤后造成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建议你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术后表现出垂腕,拇指不能伸,虎口区麻木,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恢复时间一般在3个月到1年左右,建议注意生活的护理。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因经期抵抗力低而患上一些疾病。
嘴唇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样的情况需要慢慢恢复,不要着急!请保持好心情!注重卫生。吃少量的食物。视受伤的严重程度而定,有些可能一个月,有些就得要3个月。要进行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的程度。并配合一些神经营养药。继续观察3个月,如果症状改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不能改善。
大脑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神经损伤大多数不能够恢复,因为人体内的神经细胞恢复是最难的。如果大脑神经表现出损伤是否能恢复,还要看损伤的程度。如果脑细胞的损伤是轻度的,还处于可逆的阶段,如果没有继续表现出损伤,同时给予了积极的治疗,有些脑细胞的损伤是能够恢复的。对于比较重的脑神经一般不能恢复,这也是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表现出后遗
锻炼可以改善腓总神经损伤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腓总神经损伤造成的不舒服的表现,大多数腓总神经损伤的病人会表现出小腿麻木、肢体运动异常、踝关节运动不灵活等表现,该类病人可以应用营养神经和韧带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每天适当的做一些有氧运动有利于病情恢复,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甩腿运动等。如果伴有血糖升高,需要积极应用调整血糖的药物,血
神经损伤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的治疗,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预后都不是特别的满意。神经的恢复主要看的是神经的损伤部位。如果神经只是表面的壳膜破裂,纤维束没有发生断裂,可以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这个一般恢复比较满意。如果纤维束发生断裂,就算手术进行吻合,术后积极的应用药物对症治疗,这个也不能使神经恢复功
神经损伤跟脑瘫有关系吗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脑神经跟脑瘫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脑神经损伤包括外力、手术侵袭造成的损伤是脑神经损伤。脑瘫如果从临床上面的概念来讲,属于先天性隐性疾病,如小儿脑瘫等。此类疾病都需要积极治疗,早期治疗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神经损伤能修复吗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能否修复主要是看属于周围神经损伤还是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有修复的可能性,但中枢神经神经细胞一旦损伤修复起来较为困难,一般不能再生。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训练等,最大限度恢复肢体的功能。
什么是神经损伤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包括中枢神经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主要是指脑和脊髓的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例如四肢神经损伤就属于周围神经损伤的范畴。神经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对神经功能进行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和改善循环的应用以及颅神经功能能够恢复,如果不能恢复,可能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视神经损伤听神经损伤都有可能。
神经损伤还可以修复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能不能够修复,需要看是周围神经损伤还是中枢神经损伤。如果是中枢神经损伤,比如脑出血、脑梗塞或者颅脑占位导致的损伤,一般不能够再生,不能够修复。如果是周围神经损伤,则需要看损伤程度。如果是轻度损伤,能够恢复。如果是中度损伤,有一定几率可以恢复。但如果是完全性损伤,那么是无法恢复到受伤之前状态。另外,神经损伤是否能恢复还要看受伤后能不
爪形手是什么神经损伤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爪形手跟尺神经损伤关系最密切。尺神经损伤大多数是由于创伤、外伤或者是骨折、颈椎卡压等因素所导致。比如午睡之后,由于姿势不良,对尺神经造成卡压,就会造成爪形手。如果出现爪形手,病人会明显出现分指和并指不行,而且能呈现爪型畸形,不能够完全地弯曲,所以临床上称为爪形手。
走路不稳是什么神经损伤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走路不稳可能是由于小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损伤所引起。走路不稳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共济失调所引起,而共济失调是由小脑、深感觉以及眼睛共同支配。小脑病变就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往往伴随着头晕。脊髓或者周围神经病变损伤导致深感觉障碍,也可以引起走路不稳,往往会有踩棉花感觉。眼睛病变患者,在闭眼睛之后就会稳一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