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检查项目
为诊断哮喘,需进行体格检查观察一般状况与肺部体征,行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做过敏原检测有体内(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和体外检测,还可做胸部X线或CT检查及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发作时两肺过度通气、缓解期可无异常,CT用于排除其他病变,血常规可助判断是否感染等。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哮喘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表现,同时注意有无发绀等缺氧表现。小儿年龄较小,对病情的表述能力有限,通过体格检查可初步了解其呼吸相关的基本状况。
2.肺部体征:听诊肺部呼吸音,哮喘患儿常可闻及呼气相延长,伴哮鸣音,严重时哮鸣音可不明显,称为“沉默肺”,提示病情危重。不同年龄段小儿肺部解剖结构等有差异,听诊时需注意结合小儿特点进行判断。
二、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是评估气流受限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了解患儿通气功能情况。对于5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小儿可进行该项检查,通过检测可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协助诊断哮喘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可判断为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小儿进行该项检查时需注意药物剂量等的合适性,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常用于表现不典型哮喘患儿的辅助诊断。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小儿进行时需密切观察反应。
三、过敏原检测
1.体内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体内过敏原检测方法,通过将常见过敏原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该方法相对简便、快速,但小儿皮肤较为娇嫩,操作时需注意消毒和力度,避免引起感染等不良事件。
皮内试验:敏感性较高,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对也较高,一般较少用于小儿常规的过敏原筛查,除非有特殊需要且经过严格评估。
2.体外过敏原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患儿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如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等。对于小儿来说,体外检测相对较为安全,尤其适用于皮肤点刺试验有禁忌或结果不明确的情况。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明确患儿的过敏因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减少哮喘发作的诱因。
四、胸部X线或CT检查
1.胸部X线:在哮喘发作时,可表现为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在缓解期,可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气胸等。小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需做好辐射防护,尤其是要保护好甲状腺等敏感部位。
2.胸部CT:一般不作为哮喘的常规检查项目,在怀疑有其他肺部病变,如支气管异物、肺部肿瘤等情况时才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小儿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根据病情和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扫描参数,以减少辐射剂量。
五、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如合并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如为变应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儿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协助判断病情。小儿血常规检查结果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正常血常规值范围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