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有什么症状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有无症状和有症状情况。无症状者多在体检发现,常见于有基础疾病、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中老年人群;有症状包括脑部缺血相关的头晕、视物模糊、TIA相关表现,以及颈部相关的搏动异常或杂音、疼痛或不适,且在有相关基础疾病、不良习惯或姿势的人群中更易出现相应症状。
一、无症状情况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体检行颈部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早期动脉硬化程度较轻,对颈动脉血流影响较小,未显著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所以机体未出现相关不适表现。这种情况在长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未规律控制病情,同时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因素叠加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更易出现此类无症状的动脉硬化斑块情况。
二、有症状情况
1.脑部缺血相关症状
头晕:当颈动脉斑块逐渐增大,导致颈动脉狭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时,患者可出现头晕症状。这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约30%的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表现,尤其是在头部转动等导致颈动脉血流进一步变化时,头晕症状可能加重。这种情况在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中更为突出,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使得斑块形成更快更易导致狭窄,进而引发头晕。
视物模糊: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影响视觉中枢或相关供血动脉,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症状。因为眼部的血液供应也依赖于颈部动脉向脑部供血的相关分支,当脑部整体供血不足时,眼部供血也会受到牵连。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后出现视物模糊的风险可能更高,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同时影响眼部微血管,两者叠加易导致视物模糊等眼部供血相关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关表现: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可导致脑部短时间缺血,出现TIA症状,如一过性的肢体无力(多为单侧肢体,但双侧颈动脉硬化严重时也可能影响双侧肢体供血而出现双侧轻度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缓解,但提示脑部缺血风险较高。在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中,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使得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后更易出现TIA相关表现,因为吸烟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斑块发展及狭窄形成,增加脑部缺血事件发生几率。
2.颈部相关表现
颈部搏动异常或杂音: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触及异常的血管搏动,或者能听到血管杂音。这是因为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管径改变,血流通过时产生异常搏动和杂音。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清晰检测到这种异常情况。对于肥胖人群,由于颈部脂肪层较厚,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检查才能发现颈部搏动异常或杂音,但肥胖本身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会加重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的病情发展,进而更容易出现颈部相关异常表现。
颈部疼痛或不适: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或不适感觉,这与颈动脉斑块导致局部血管壁受刺激或周围组织受影响有关。例如,斑块刺激颈动脉周围的神经或组织,引起颈部的牵扯痛等。在从事长期伏案工作,颈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中,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后出现颈部疼痛或不适的几率可能增加,因为不良姿势会影响颈部血液循环,与动脉硬化斑块共同作用,加重颈部的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