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呼吸、皮肤颜色、生长发育、心脏体征等方面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甲床发绀、皮肤苍白、生长迟缓、体力差、心脏杂音、心音异常等,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时家长需关注呼吸通畅、观察异常情况、定期检查、避免感染等。
一、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1.呼吸方面
呼吸急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肺部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例如,室间隔缺损等类型的先心病患儿,由于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循环血量增多,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而患有先心病的新生儿呼吸频率可能会超过60次/分钟,这是因为肺部淤血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以尝试获取更多氧气。
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廓凹陷等三凹征,这是由于肺部气体交换障碍,机体缺氧,导致呼吸费力。比如法洛四联症的患儿,由于存在肺动脉狭窄等多种畸形,肺血流量减少,机体严重缺氧,常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2.皮肤颜色方面
口唇、甲床发绀:当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导致血液中氧含量降低时,会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的现象。像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儿,由于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异常,静脉血不能充分氧合就直接进入体循环,使得外周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口唇、甲床青紫。一般在新生儿哭闹、活动后发绀会加重。
皮肤苍白:部分复杂先心病患儿可能会出现皮肤苍白,这是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外周循环血量减少所致。例如一些严重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左心系统发育异常,心输出量降低,全身灌注不足,皮肤会呈现苍白的表现。
3.生长发育方面
生长迟缓:先天性心脏病会使新生儿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影响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导致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患儿体重增长缓慢,可能低于同月龄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曲线。例如患有大型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由于大量左向右分流,消耗增加,但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用于生长,所以体重增加不明显。
体力差:患儿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表现为活动后容易疲劳、多汗等。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活动,所以新生儿在吃奶、哭闹等活动时就会出现多汗、体力不支的情况,吃奶可能也比较费力,需要多次停歇。
4.心脏体征方面
心脏杂音: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以听到心脏杂音,这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湍流产生的。例如室间隔缺损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时,能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杂音的强度、性质等对于判断先心病的类型有一定帮助,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听诊鉴别。
心音异常:可能出现心音强弱不等、心音低钝等情况。比如一些严重的先心病患儿,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等原因,心音会显得低钝,心音的节律也可能出现异常,如出现心律不齐等情况。
二、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家长需要格外关注。首先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通畅,避免其过度哭闹,因为哭闹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缺氧等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吃奶情况等,如果发现呼吸急促加重、发绀明显加重、吃奶量显著减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另外,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由于新生儿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注意避免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先心病的病情,例如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肺部炎症加重,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