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风寒风热感冒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因劳累后吹风受凉致风寒之邪侵袭,秋冬多发,有轻度发热或无发热、恶寒明显等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春夏气温高时多发,发热明显、流黄涕等,不同人群也有相应特点及应对。
一、风寒感冒
1.定义及病因
风寒感冒是因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营卫失和而引发的感冒。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此季节气候寒冷,人体易受风寒外袭。从中医角度看,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使肺卫功能失调。
2.主要症状表现
发热情况:一般为轻度发热或无明显发热,但恶寒(怕冷)症状较明显,患者会感觉怕冷明显,需多加衣物或盖厚被才能缓解。
鼻塞流涕:流清涕,鼻涕较稀薄,鼻塞明显,可伴有打喷嚏。
头痛身痛:头痛呈胀痛或紧束感,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项背部肌肉较明显,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
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脉,即脉搏轻取即得,感觉较紧张。
3.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风寒感冒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食欲减退,部分儿童还可能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风寒之邪侵袭后,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应对上,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可适当让儿童多喝温热的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但需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再次感受外邪。
老年人:老年人风寒感冒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因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脏腑功能衰退,风寒之邪易进一步入里化热,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炎等。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风寒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保暖的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女性:女性在经期患风寒感冒时,要注意避免因受寒导致气血凝滞,加重痛经等问题。除遵循风寒感冒一般护理原则外,经期要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饮用姜糖水等温热饮品,以驱散风寒,但要注意姜糖水不宜过甜,以免影响血糖等情况。
二、风热感冒
1.定义及病因
风热感冒是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多发生于春季或夏季气温较高时,人体腠理疏松,风热之邪容易侵袭人体。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导致肺卫失和。
2.主要症状表现
发热情况:发热较明显,体温可较高,一般在38℃以上,伴有微恶风(有轻微怕风的感觉,但能耐受风吹)。
鼻塞流涕:流黄涕,鼻涕较黏稠,鼻塞症状相对风寒感冒稍轻。
咽痛咳嗽:咽部疼痛明显,可伴有咳嗽,咯黄色黏稠痰。
舌苔脉象:舌苔薄黄,脉象多为浮数脉,即脉搏轻取即得,且脉搏跳动较快。
3.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风热感冒时,除上述症状外,更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因为儿童阳气相对偏盛,感受风热之邪后,热扰心神。在护理上,要注意保持环境凉爽舒适,可适当用温水擦拭儿童身体进行物理降温,但要注意避免儿童着凉。同时,要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易加重体内热邪的食物。
老年人:老年人风热感冒后,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由于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不典型,但仍需警惕高热对机体重要器官的影响。在治疗上,要遵循谨慎用药原则,可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适量饮水、物理降温等,若需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女性:女性在孕期患风热感冒时,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通过多喝温水、保持室内通风等方式缓解症状,若症状较重需用药,一定要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孕期女性情绪可能相对敏感,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