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4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病风险渐高,儿童及青少年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致肥胖进而患病风险上升)、性别(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变化及情绪睡眠等因素发病风险增加,未进入更年期男性因不良生活习惯患病风险略高)、生活方式(高盐饮食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缺乏运动使代谢率降低等增加患病风险,长期精神紧张致激素分泌过多血压升高)、病史(有家族遗传史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患有肾脏、内分泌等疾病者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一、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1.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脏泵血时需要克服的阻力增大,从而容易引发原发性高血压。一般来说,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逐渐出现障碍,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同时身体的代谢功能也会有所减退,导致血压更容易出现异常波动。
2.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部分儿童及青少年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等,导致体重超标,肥胖是引发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使得血压升高。
二、性别因素相关人群
1.更年期女性:女性在更年期前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雌激素具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血管的弹性和收缩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此外,更年期女性往往还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这些因素也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2.部分成年男性:一般来说,在未进入更年期之前,男性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相对女性略高一些。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相关,比如男性往往更容易有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习惯会损害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血压升高的几率。
三、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1.高盐饮食人群: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每天盐摄入量超过6克的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低盐饮食人群。例如,一些口味偏重的地区,当地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往往相对较高。
2.缺乏运动人群:运动量过少会使身体的代谢率降低,脂肪容易堆积,体重增加,同时还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血液循环。缺乏运动的人,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会逐渐减弱,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比如长期久坐办公、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
3.长期精神紧张人群: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像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由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更容易患上原发性高血压。
四、病史相关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那么其亲属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可能涉及到一些与血压调节相关的基因缺陷或变异。研究发现,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其患病风险比无家族史人群高出数倍。
2.患有其他疾病相关人群:某些疾病也会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例如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和血压调节机制,容易引发高血压;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为内分泌疾病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从而干扰血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