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时外阴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期间女性外阴瘙痒可能由局部、全身和心理三方面因素引起。局部因素包括卫生巾过敏,因接触过敏原使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导致瘙痒、红肿;外阴清洁不当,经血细菌滋生刺激外阴;阴道炎,月经时激素和pH值变化使自净能力下降,易患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外阴湿疹,局部潮湿、摩擦易诱发。全身因素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使阴道分泌物糖分增加利于病菌生长;肝胆疾病,血液胆红素升高刺激外阴神经末梢;维生素缺乏,致皮肤干燥、抵抗力下降。心理因素是月经时激素波动影响情绪,不良情绪会引起或加重瘙痒,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缓解。
一、局部因素
1.卫生巾过敏:部分女性可能对卫生巾材质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香料、染料、化纤材质等。有过敏体质的女性在月经期间使用这类卫生巾后,外阴皮肤接触过敏原,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外阴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生活中,如果女性平时就容易对一些物质过敏,在选择卫生巾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材质天然、无添加的产品。
2.外阴清洁不当:月经期间,经血容易在外阴积聚,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或不注意外阴清洁,经血中的细菌就会大量滋生繁殖。细菌分解经血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产生刺激性物质,刺激外阴皮肤和黏膜,引起瘙痒。对于生活比较忙碌的女性,可能会忽略及时更换卫生巾,尤其是在月经量较少的时候。但即使月经量少,也应至少每46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同时,要注意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
3.阴道炎: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pH值也会发生改变,阴道的自净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常见的有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由念珠菌感染引起,月经期间阴道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念珠菌生长,患者除了外阴瘙痒外,还会出现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白带通常为黄绿色、泡沫状,伴有异味。有阴道炎病史的女性在月经期间更要注意预防,保持外阴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4.外阴湿疹:月经期间,外阴局部潮湿、温度升高,加上卫生巾的摩擦,容易诱发外阴湿疹。外阴湿疹表现为外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伴有剧烈瘙痒。过敏体质或皮肤敏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外阴湿疹。这类女性在月经期间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避免长时间使用不透气的护垫。
二、全身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增加,阴道分泌物中糖分也会相应增多,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月经期间,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容易引起外阴瘙痒。对于糖尿病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月经期间,要更加注意外阴清洁,积极治疗糖尿病,从根本上减少外阴瘙痒的发生。
2.肝胆疾病:一些肝胆疾病如黄疸型肝炎、肝硬化等,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沉积在外阴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月经期间,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加重瘙痒症状。有肝胆疾病病史的女性,在月经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月经期间,外阴皮肤的这种变化可能会更加明显,容易出现瘙痒症状。对于饮食不均衡、挑食的女性,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三、心理因素
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情绪,导致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外阴瘙痒的感觉。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下的女性,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类女性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减轻外阴瘙痒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