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外阴瘙痒怎么回事
来月经时外阴瘙痒的原因包括局部皮肤因素(卫生不良、卫生巾过敏)、阴道炎症(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全身性因素(糖尿病、黄疸)以及其他因素(紧身衣物、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出现该情况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要谨慎处理。
一、局部皮肤因素
(一)卫生不良
女性在月经期间,经血、阴道分泌物等会持续排出,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不注意外阴清洁,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瘙痒。例如,经血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外阴皮肤产生化学性刺激,加上不清洁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滋生,破坏局部皮肤的微生态平衡,进而引起瘙痒。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面临此问题,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活动量相对较大等,更易出现局部卫生不良情况;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规律,但若经期卫生习惯不佳同样会受影响;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也需格外注意经期卫生。
(二)卫生巾过敏
部分女性可能对卫生巾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表层的化纤材质、胶黏剂等。在月经期间使用了过敏的卫生巾,会引起外阴局部的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症状,还可能伴有外阴皮肤红肿、皮疹等表现。不同体质的女性发生卫生巾过敏的概率不同,过敏体质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阴道炎症
(一)霉菌性阴道炎
月经期间女性阴道局部环境改变,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明显,奇痒难忍,还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不同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滴虫性阴道炎
月经期间阴道酸碱度改变,适合滴虫生长,可诱发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多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等表现。性活跃期女性是滴虫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因为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
(三)细菌性阴道病
月经期间阴道内环境失衡,乳酸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易引发细菌性阴道病。主要症状为外阴轻度瘙痒或烧灼感,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等。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患病,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三、全身性因素
(一)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增高,经阴道排出后会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月经期间这种刺激可能更为明显。糖尿病女性无论年龄大小,若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控制不理想,都易出现外阴瘙痒等症状。
(二)黄疸
患有黄疸的女性,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会通过皮肤等途径引起瘙痒,月经期间这种瘙痒症状可能会有所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黄疸,如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都可能伴随外阴瘙痒情况。
四、其他因素
(一)紧身衣物
月经期间穿着紧身化纤内裤等紧身衣物,会使外阴局部不透气,汗液、经血等不易散发,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容易引发瘙痒。各年龄段女性若长期穿着紧身衣物,都可能增加外阴瘙痒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青春期女性为追求时尚常穿紧身衣,更需注意。
(二)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
有些女性本身是过敏体质,在月经期间接触到如洗涤剂、护垫等其他可能的过敏原,也会引起外阴瘙痒。不同过敏体质的女性对不同过敏原的反应不同,需要注意排查可能的过敏原。
当出现来月经外阴瘙痒情况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卫生巾;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味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白带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糖尿病女性等出现月经外阴瘙痒时,更要谨慎处理,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