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性心绞痛怎样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并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血运重建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药物治疗不佳、冠脉狭窄严重者,术后注意规范用药、复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多支冠脉严重病变者,术前评估、术后康复)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需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有肥胖情况的患者还需控制总热量摄入,以维持健康体重,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劳累性心绞痛。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血糖波动影响心脏供血。
运动方面: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一般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在劳累、寒冷、饱食等情况下运动。运动强度应适中,以不引起心绞痛发作为度。例如,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0%的范围内较为合适。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能力不同,年轻人相对可承受较高强度运动,但也需逐步增加运动量;老年人则应选择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且运动前需做好热身。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饮酒过量也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都应严格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损害。
2.避免诱发因素:要让患者尽量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等诱发心绞痛发作的因素。例如,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工作中要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等强烈情绪波动。
二、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常用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对于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硝酸酯类药物可能会升高眼压,加重病情。
2.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等。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对于心动过缓患者也需谨慎使用,因其可能进一步降低心率。
3.钙通道阻滞剂:可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血运重建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适用情况: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导管技术将球囊或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扩张血管或支撑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PCI时,需根据其身体耐受性和基础疾病情况来评估手术风险。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规范服用抗血小板等药物,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观察冠状动脉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适用情况:对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该手术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等血管,绕过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部位,建立一条新的血液通路,改善心肌供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前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心功能、肝肾功能等。
术后康复: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过程,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定期复诊,监测心脏功能和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