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窦性心动过速120次/分怎么回事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可由生理、心理、病理因素导致,生理因素包括血容量变化、激素变化;心理因素有焦虑紧张情绪;病理因素涉及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期心脏病等,发现后应保证休息、调整心态,及时就医检查,针对病因在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前提下处理
一、生理因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1.血容量变化:
孕妇在妊娠期血容量逐渐增加,一般在妊娠32-34周达高峰,较非孕期增加30%-45%。血容量的增加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更快地泵血来满足机体需求,从而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达120次/分左右。例如,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女性在妊娠中晚期,由于血容量的显著变化,心脏功能会相应调整,部分孕妇会出现心率增快的情况。
2.激素变化: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如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孕激素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为了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心输出量,进而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相关研究发现,孕激素水平的改变与孕妇心率的变化存在一定关联,在妊娠期间,随着孕激素水平的上升,部分孕妇会出现心率增快现象。
二、心理因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1.焦虑紧张情绪:
孕妇在孕期可能会因为对胎儿健康的担忧、对分娩过程的恐惧等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从而使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达120次/分。例如,一些研究调查了孕期焦虑情绪与心率的关系,发现焦虑情绪明显的孕妇,其心率往往高于正常孕妇,且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三、病理因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1.贫血:
孕妇在孕期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当发生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组织器官缺氧,心脏会通过加快跳动来增加氧的供应,以满足身体各部分的需求,从而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有临床研究统计,约有一定比例的孕期贫血孕妇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心率增快的可能性越大。
2.甲状腺功能亢进:
孕期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代谢,使心脏处于高动力状态,导致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相关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妇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可以辅助诊断。
3.妊娠期心脏病:
孕妇本身存在妊娠期心脏病,如围生期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影响,心脏的代偿能力下降,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例如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病变,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为了维持基本的血液循环,心率会反射性增快。
四、应对建议
1.休息与调整心态:
孕妇发现心率120次/分后,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调整心态,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放松的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紧张情绪。例如,每天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深呼吸练习,每次深呼吸保持几分钟,有助于放松身心,可能对心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就医检查:
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以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功能情况,心电图检查明确心率情况及心脏节律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窦性心动过速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清晰看到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检查中的各项指标能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3.针对病因处理:
如果是贫血引起的,需要根据贫血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缺铁性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剂,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过首先要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处理;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需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如果是妊娠期心脏病引起的,则需要心内科和产科医生共同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所有的检查和治疗措施都要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