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胰岛素缺乏相关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应激时胰岛素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应激时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干扰信号传导、长期高血糖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其他诱因(感染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加等、饮食不当、药物停用、酗酒干扰代谢等)引发。
一、胰岛素缺乏相关因素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等)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血糖显著升高,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后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明显增加,感染会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进一步打破糖代谢的平衡。
2.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胰岛素缺乏的情况。比如,当患者受到严重的应激因素(如大型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等)影响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同时高血糖状态进一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得糖代谢紊乱加剧,脂肪分解加快,酮体生成增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
1.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增多,这些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即使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血糖不能被及时摄取和利用,进而促使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几率高于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2.长期高血糖状态:长期的高血糖会使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形成胰岛素抵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胰岛素抵抗状态不断加重,当机体受到其他因素刺激时,就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早期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后来在遇到感染等应激情况时,很快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其他诱因
1.感染:各种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一方面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同时加速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例如,肺部感染时,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干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正常平衡,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饮食不当:对于糖尿病患者,不合理的饮食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因素。如果糖尿病患者过度节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机体为了获取能量会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或者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糖、高脂食物,超出机体的代谢负荷,也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脂肪分解加速,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一些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不注意饮食控制,大量进食高糖食物后,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
3.药物停用: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擅自停用胰岛素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突然停用胰岛素后,机体的糖代谢失去了胰岛素的有效调控,血糖迅速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自行停用胰岛素,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4.酗酒:长期大量酗酒也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一方面,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干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另一方面,酗酒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减少,血糖调节紊乱,同时酒精的刺激会使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和酮体生成增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酗酒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几率高于不酗酒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