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中毒的治疗原则
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促进酒精代谢(补充葡萄糖、应用纳洛酮)、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孕妇)注意事项,不同人群处理各有特点,需根据情况谨慎治疗。
一、一般处理
1.评估病情:首先要快速评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等情况,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瞳孔、言语反应等初步判断中毒的严重程度,这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处理方式不同,例如对于意识清楚但有呕吐风险的患者和昏迷的患者处理方式有很大区别。
2.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对于昏迷患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酒精中毒可能导致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侧卧位有助于呕吐物排出,维持呼吸道的正常通气功能,避免因窒息危及生命。
3.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因为酒精中毒可能影响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当发现患者呼吸抑制时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呼吸状况。
二、促进酒精代谢
1.补充葡萄糖: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可以促进酒精在体内的氧化代谢,因为酒精代谢过程中需要能量,葡萄糖提供能量底物,加速酒精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一般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量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对于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尤为重要,酒精中毒可能导致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引发低血糖。
2.应用纳洛酮:纳洛酮可以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酒精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促使患者清醒,它能通过竞争阿片受体,快速逆转酒精中毒引起的中枢抑制症状,对于昏迷或嗜睡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有较好的催醒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其适应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三、对症支持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酒精中毒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如脱水、低钾、低镁等,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及时补充相应的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例如通过静脉补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因为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
2.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风险的患者,要采取措施保护肝肾功能,如适当使用一些具有肝肾功能保护作用的药物(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因为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同时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影响肾脏功能,通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来保障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促进康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酒精中毒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谨慎处理,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比成人弱,所以在治疗时更要严格遵循上述一般处理、促进酒精代谢和对症支持治疗等原则,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对酒精中毒的耐受性更差,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对其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急性酒精中毒时更易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在应用药物等治疗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使用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的药物时要谨慎评估,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意识状态、脏器功能等方面的监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孕妇患者:孕妇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酒精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在治疗时要权衡治疗措施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一般处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孕妇的体位等防止误吸等情况,促进酒精代谢的治疗也要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方式,对症支持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来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