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天花潜伏期7-17天、发病急、全身症状重、皮疹向心性分布不典型,水痘潜伏期10-21天、发病较缓、全身症状轻、皮疹向心性分布且分批出现;两者传播途径均为飞沫和直接接触;天花已全球消灭,水痘靠接种疫苗预防,天花无特效抗病毒药仅对症支持,水痘对症治疗重症用抗病毒药且需注意儿童皮肤护理
一、病原体方面
1.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一种双链DNA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存活数月到一年半之久。
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较弱,不能长期存活,不耐高温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剂灭活。
二、临床表现方面
1.潜伏期
天花:潜伏期一般为7-17天,平均10-14天,在潜伏期内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水痘: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左右,潜伏期内多数人也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同样具有传染性。
2.症状表现
天花:发病急,先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发病3-5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前臂、手,逐渐蔓延至下肢和躯干,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2-3天变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透明,后变为浑浊,1周左右疱疹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瘢痕,称为麻点,这是天花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天花皮疹通常是向心性分布,但不如水痘典型,全身症状相对更为严重,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水痘:发病较天花相对较缓,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先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然后向头面部、四肢蔓延,皮疹发展迅速,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壁薄,容易破裂,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且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三、传播途径方面
1.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在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大量存在,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健康人吸入后即可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2.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另外,接触被患者疱疹液污染的用具等也可感染,比如接触被水痘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等都有可能被传染。
四、预防方面
1.天花:由于天花病毒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较高,随着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天花疫苗接种,天花已经在1980年被宣布全球消灭,目前已经没有天花的自然传播,但在实验室等特殊场所仍需注意防护。
2.水痘:目前主要通过接种水痘疫苗来预防水痘,水痘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若接触了水痘患者,可在接触后3-10天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对于儿童来说,因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应做好预防措施,比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在水痘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
五、治疗方面
1.天花: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比如高热时给予退热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由于天花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过去主要依靠隔离、对症处理等措施,但现在天花已被消灭,不再有临床治疗的情况。
2.水痘:主要也是对症治疗,比如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播散性水痘等重症患者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疱疹引起继发感染,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细菌等,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