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视网膜动脉阻塞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血管壁因素(动脉硬化使动脉壁病变致视网膜动脉管腔狭窄、血管炎症破坏血管结构功能)、血液成分因素(血液黏稠度增加、凝血机制异常易形成血栓)、血管痉挛因素(情绪激动或应激、寒冷刺激致视网膜动脉痉挛)、栓子因素(心源性栓子如心房颤动等产生的栓子、血管内源性栓子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形成的栓子)

一、血管壁因素

1.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升高。动脉壁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会使视网膜动脉管腔狭窄。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改变,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进而可能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脂血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高血压等,这些因素会进一步促进动脉壁病变的发展,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

2.血管炎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因素可能引起视网膜动脉的炎症反应。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眼部血管,导致血管壁炎症、水肿,管腔狭窄或堵塞。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中,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炎症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密切相关。感染因素如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血管炎症,影响视网膜动脉的正常血流。

二、血液成分因素

1.血液黏稠度增加: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脱水状态下的人群,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例如,长时间腹泻、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水分的人,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视网膜动脉。此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也会使血液黏稠度显著升高,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可能性。研究显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

2.凝血机制异常:存在凝血功能亢进的情况时,容易形成血栓。比如,患有易栓症的人群,其体内的凝血因子异常或抗凝因子缺乏,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视网膜动脉内,血液凝固性增加,就可能形成血栓,阻塞动脉血流。此外,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血液流动缓慢,也容易触发凝血机制,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术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与血液流动状态改变及凝血相关因素变化有关。

三、血管痉挛因素

1.情绪激动或应激状态:当人处于情绪极度激动、紧张或遭受重大应激事件时,体内会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视网膜动脉痉挛。例如,一些人在突发重大变故后,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导致短暂的视网膜血流受阻。这种情况在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本身存在血管基础问题的人,更容易因情绪应激引发动脉痉挛而导致阻塞。

2.寒冷刺激: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外周血管会收缩。对于视网膜动脉来说,也可能出现痉挛性收缩。例如,在寒冷的冬季,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的人群,视网膜动脉可能因寒冷刺激而发生痉挛,影响血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

四、栓子因素

1.心源性栓子:心脏疾病是导致视网膜动脉栓子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血液流动不规则,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时,随血流循环可能堵塞视网膜动脉。据统计,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也可能产生栓子,这些栓子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视网膜动脉,引起阻塞。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变瓣膜可能会附着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就可能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事件。

2.血管内源性栓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也是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逐渐增大、破裂,其碎片会成为栓子,阻塞视网膜动脉。在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的患者中,视网膜动脉阻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相关性较高。此外,血管内皮损伤后,血小板等成分聚集形成的血栓样物质也可能成为栓子,阻塞视网膜动脉。当血管内皮因各种因素受损时,局部会启动凝血过程,形成可能导致阻塞的栓子。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措施?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措施有降低眼压、吸氧、扩张血管、抗凝以及手术治疗等。 1、降低眼压 发病后要立即按摩患者的眼球降低咽炎,也可以直接去急诊行前房穿刺术或者静脉滴注乙酰唑胺注射液。 2、吸氧 吸氧可以缓解视网膜缺氧的症状,常用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3、扩张血管 急诊可以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最主要原因是在血管当中栓子形成,栓子形成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中脱离形成栓子。还有一个病因就是心脏性疾病,在心脏瓣膜上有赘生物,也会随着血流脱落进入到血液循环当中。这些形成栓子通过血液循环可以到达视网膜动脉,眼球本身就很小,所以视网膜的动脉管径相对比较小,一旦这些栓子到达视网膜动脉,如果不能通过这个视网膜
视网膜动脉阻塞能治愈吗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很难治愈,因为视网膜血管都是单一血管,一旦视网膜动脉阻塞以后,这个视网膜本身就丧失血管供应,在6个小时左右就会形成一个不可逆病变,而且视网膜动脉是非常小血管,大家知道心脏病可以做支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实现,因为管径太小,支架肯定放不进去,只有通过扩张血管、溶栓这些治疗方案,但是这些药物到达视网膜动脉量都很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哪些人容易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对视网膜动脉阻塞,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呢?视网膜动脉阻塞它好发于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一些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这些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群体。还有一些就是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等的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造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的一些栓塞。还有一些就是心源性的栓塞,还有一些就是一些医源
视网膜动脉阻塞什么时间治疗最好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越早越好,争分夺秒,动物实验表明对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猕猴,制作动物模型视网膜动脉阻塞,结果显示超过了240分钟之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造成了不可逆损害,治疗效果就比较差。临床跟动物实验还是有非常大区别,在临床上碰到视网膜动脉阻塞,大部分是不全阻塞,这个比例可以占到85%,不是血流完全中断,而且视网膜动脉有丰富侧支循环,
视网膜动脉阻塞怎么预防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预防首先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健康人群定期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变化的指标,进行早期干预,采取有效措施。还要建议在晨练时不要出门太早,因为天气比较冷,温度还没有回升,室内室外的温差较大,会出现血管的收缩舒张,如果不能对应节奏,可能会导致血管阻塞,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和其他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常见表现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俗称眼卒中,主要表现是突发的无痛性视力下降,多在早晨发现。因为很多患者都是在早晨发现单侧眼失明或者单侧眼视力明显下降,偶尔有双眼发病的情况发生。有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前出现阵发性的眼前发黑症状,可能会持续十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这种情况可以称为视网膜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大约有90%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水平都比较差,可能仅有光
视网膜动脉阻塞需要做哪些检查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最主要的检查是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阻塞眼底表现为眼底出现灰白色水肿,主要表现在后极部,即黄斑部位,黄斑中心会出现非常典型的樱桃红。视网膜动脉阻塞后,血流量下降,出现视网膜水肿,还有部分是动脉血管变细、变窄,容易出现阶段性血柱。其次眼底造影检查,是确诊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金标准。眼底造影表现为视网膜循环时间延迟,客观指标是臂视网膜
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表现形式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症状表现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仅见手动或者是光感,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视力又会恢复正常,但是可能会反复多次发作。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底视网膜水肿、黄斑区出现樱桃红改变等。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视网膜动脉阻塞怎么治疗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尽早、尽快给予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眼压、眼球按摩,还有前房穿刺、吸氧、眼球后注射扩血管药物,如血管扩张剂,但是临床上效果甚微。目前有效的方法还是溶栓治疗,不管是常用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都有效果,而动脉溶栓效果更明显。常用的溶栓药物都是尿激酶,价格低廉、效果比较明显,还有阿替普酶,效果非常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动脉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