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怎么办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需进行病情监测,包括血压、尿蛋白、胎儿情况监测;一般治疗有休息(左侧卧位、保证每日不少于10小时休息)和饮食(保证蛋白质、蔬果摄入,限制盐摄入);药物治疗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等;终止妊娠时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孕周判断,方式分剖宫产和阴道分娩;高龄孕妇需更密切监测、谨慎用药和精准把握终止妊娠时机,年轻孕妇也需按要求监测治疗并听从医生终止妊娠建议。
一、病情监测
血压监测: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对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患者,需定时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一般建议至少每日测量2次血压,血压监测能帮助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有所差异,一般成年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尿蛋白监测:定期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方式,子痫前期患者常出现尿蛋白阳性,尿蛋白水平变化可反映肾脏受损及病情严重程度,例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为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尿蛋白可能逐渐增多。不同年龄患者尿蛋白监测频率可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检测1次尿蛋白情况。
胎儿情况监测:包括胎动计数、超声检查等。胎动是反映胎儿在宫内状况的重要指标,孕妇应每日数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若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超声检查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情况等,一般孕期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如每2-4周进行1次超声评估胎儿状况,不同孕周超声监测重点不同,孕早期关注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孕中晚期关注胎儿生长指标、胎盘情况等。
二、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孕妇应采取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可减轻增大的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一般建议每日休息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不同年龄孕妇休息要求大致相同,但年轻孕妇身体状况较好,可适当根据自身疲劳程度调整休息时间,但仍需保证足够休息时长。
饮食:提供合理饮食,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100g左右,同时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不同年龄孕妇饮食营养需求基本一致,但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因新陈代谢较快,需注意营养均衡搭配更合理,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三、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拉贝洛尔等,拉贝洛尔对胎儿影响较小,可用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的降压治疗,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血压水平、孕周、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四、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
终止妊娠时机:当病情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需考虑终止妊娠,如出现重度子痫前期表现,如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时,需及时终止妊娠。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不同,医生会根据孕周、母胎情况等综合判断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一般孕周≥34周时,胎儿基本成熟,若病情需要可考虑终止妊娠;孕周<34周时,需评估胎儿成熟度及母胎情况,尽量延长孕周至胎儿成熟,但如果病情急剧恶化则需及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的方式包括剖宫产和阴道分娩,需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选择。若存在剖宫产指征,如骨盆异常、胎位异常、胎盘位置异常等情况时选择剖宫产;若孕妇及胎儿情况良好,无剖宫产指征,可考虑阴道分娩,但阴道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孕妇血压、胎心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改为剖宫产。
五、特殊人群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风险相对较高,病情可能进展更快,在病情监测方面需更加密切,如增加血压监测频率、更频繁进行胎儿监测等;在治疗过程中,需更谨慎选择药物,充分评估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因为高龄孕妇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等可能与年轻孕妇不同,同时终止妊娠时机的把握需更加精准,综合考虑母胎各方面风险。
年轻孕妇:年轻孕妇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也不能忽视病情,需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在休息和饮食方面需督促自己养成良好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合理饮食,以利于自身和胎儿健康,同时在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上,需听从医生建议,根据具体病情判断,不能因为年轻而忽视病情的严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