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症状
颈动脉硬化症状多样,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包括脑部缺血相关(头晕、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相关(TIA症状、脑梗死相关症状)、颈部相关(颈部搏动异常等)表现,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老年人群症状不典型且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中青年人群症状隐匿且病情进展快,有基础疾病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症状更复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一、颈动脉硬化的常见症状
(一)无症状表现
部分颈动脉硬化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做颈部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早期颈动脉硬化程度较轻,对血管供血等影响不显著,身体未出现明显不适信号。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需重视颈动脉硬化情况,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加速颈动脉硬化进展。
(二)有症状表现
1.脑部缺血相关症状
头晕:当颈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症状。这种头晕可能是间歇性的,也与头部位置改变等因素有关。例如,有些患者在突然转头时会诱发头晕,这是因为转头使狭窄的颈动脉进一步受压,脑部供血短时间内明显减少。
记忆力减退:长期慢性脑部缺血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较为明显。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引起脑部低灌注时,会影响大脑海马等与记忆相关区域的血供,进而影响记忆功能。
视物模糊:颈动脉硬化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眼部的血液供应部分来自颈动脉系统,当颈动脉狭窄影响血液输送时,眼部得不到充足血液,就会出现视力方面的异常。
2.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表现为一过性的肢体无力、麻木,多发生在一侧肢体,可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这是由于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或血管狭窄导致脑部局部短暂缺血,引发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左手无力,拿不住东西,或者左侧面部麻木,说话不清楚,但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完全恢复。
脑梗死相关症状:如果颈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就可能导致脑梗死,出现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一侧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脑梗死的发生是因为脑部血管完全堵塞,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受损表现。
3.颈部相关表现
颈部搏动异常:在颈部可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当颈动脉硬化时,可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增强或减弱,有时还能听到血管杂音。这是因为血管壁硬化、狭窄等改变,影响了血液流动,从而导致搏动和杂音的变化。
二、不同人群颈动脉硬化症状的特点
(一)老年人群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本身会出现退行性变,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脑部血管储备功能下降,轻微的颈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缺血就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较明显影响。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会相互影响,使得颈动脉硬化的症状表现更加复杂。
(二)中青年人群
中青年人群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出现颈动脉硬化。他们的症状可能相对较隐匿,但如果出现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进展较快。例如,年轻患者可能因突然出现TIA症状而就医,这是因为中青年血管弹性相对较好,但一旦出现病变,发展可能较为迅速。同时,中青年人群可能因为工作等原因忽视身体不适,导致病情发现较晚。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高血压患者出现颈动脉硬化时,更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且血压控制不佳时,症状可能加重。因为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壁的损伤和血管狭窄程度,使脑部血液供应波动更大,从而导致相关症状更明显。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代谢异常等,加速颈动脉硬化进程。糖尿病患者出现颈动脉硬化时,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症状可能更突出,如更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肢体麻木等情况,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往往是弥漫性的,颈动脉硬化可能与其他部位血管病变相互影响,导致症状更加复杂。
颈动脉硬化的症状多样,不同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和干预颈动脉硬化,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