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怎么治疗比较好
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降压药物治疗、针对蛋白尿的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限钠盐、保证优质蛋白等)、休息与运动;降压药物常用ACEI或ARB,有相应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针对蛋白尿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老年、儿童、妊娠等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如老年需谨慎用降压药等,儿童用降压药和蛋白治疗药需考虑特殊影响,妊娠用药要保母婴安全。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以内,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并可能加重蛋白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但也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蛋白摄入量,一般推荐每千克体重0.8-1.0克左右,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又不过度增加肾脏负担。此外,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合适体重,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血压和蛋白尿情况,因为肥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相关,可加重肾炎病情及高血压和蛋白尿。
休息与运动: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稳定期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根据自身情况,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机体代谢,辅助控制血压,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二、降压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从而减少蛋白尿,同时降低血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ACEI或ARB对于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患者有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例如,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使用ACEI或ARB治疗后,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可显著降低,血压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适用情况:一般肾小球滤过率(eGFR)大于30ml/(min·1.73m2)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如无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等禁忌情况。但对于肾功能严重不全(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三、针对蛋白尿的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如果肾炎是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如肾病综合征型的肾炎等,当患者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起到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例如,对于微小病变型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蛋白尿可明显减少。但糖皮质激素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理类型等综合判断,且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免疫抑制剂:对于一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有禁忌证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环磷酰胺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从而减少蛋白尿,但它也有较多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性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并密切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患者在治疗时,降压药物的选择需更加谨慎。由于老年人多存在肝肾功能减退,使用ACEI或ARB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避免发生高钾血症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要更严格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下降。
2.儿童患者:儿童肾炎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在治疗上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降压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ACEI和ARB在儿童中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不作为首选降压药物,除非有特殊情况。对于蛋白尿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权衡利弊,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免疫等多方面的影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更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免疫功能等。
3.妊娠患者:妊娠合并肾炎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患者治疗更为复杂。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ACEI和ARB在妊娠期间是禁忌使用的,因为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肾功能损害等。一般可选择甲基多巴等相对安全的降压药物。对于蛋白尿的治疗,要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多采用保守的一般治疗措施为主,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