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症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有多样症状表现,一般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呼吸急促;心脏相关表现有心脏杂音、发绀;不同类型还有特殊表现。体征特点方面生命体征有心率、血压异常,心脏体征有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置异常、心音改变。相关检查异常表现中,心电图有电轴偏移、心律失常,胸部X线有心影大小形态及肺血管纹理异常,超声心动图能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1.生长发育迟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也可能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异常影响了全身的血液供应,导致机体营养物质输送不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例如,有研究显示约30%-50%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迟缓情况。
2.呼吸急促:在活动或安静状态下,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的现象。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肺部淤血,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婴儿时期可能表现为呼吸次数大于60次/分钟,幼儿可能大于40次/分钟等。
(二)心脏相关表现
1.心脏杂音: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在听诊时发现心脏杂音。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杂音特点有所不同,比如室间隔缺损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房间隔缺损多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等。心脏杂音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湍流产生的。
2.发绀: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发绀现象,常见于口唇、指(趾)甲床等部位。如法洛四联症患儿多在出生后3-6个月逐渐出现发绀,且活动耐力越差发绀越明显。这是因为心脏右向左分流,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三)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殊表现
1.室间隔缺损: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无症状,中型缺损患儿在活动后可出现气促、乏力,生长发育可能轻度受限;大型缺损患儿出生后1-2个月即可出现呼吸急促、多汗,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等表现,且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中、大型缺损患儿可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儿童期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稍落后,易患呼吸道感染等。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重,可伴有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
3.法洛四联症:主要表现为发绀、蹲踞症状(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以缓解呼吸困难等不适)、杵状指(趾)(长期缺氧导致指、趾末端软组织增生、肥厚,呈杵状)。患儿在吃奶、哭闹、活动时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缺氧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加重,甚至意识丧失等。
二、体征特点
(一)生命体征
1.心率: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心率异常,可能增快或减慢。例如,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出现心率增快,部分患儿心率可达120-160次/分钟以上;而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在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
2.血压: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压可出现异常。如主动脉缩窄患儿上肢血压增高,下肢血压降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血压降低等情况。
(二)心脏体征
1.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大型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由于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前区局部隆起。
2.心尖搏动:位置可能异常,如法洛四联症患儿心尖搏动可向左下移位,搏动范围增强等。
3.心音:心音强度可能改变,如房间隔缺损时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法洛四联症时第二心音单一等。
三、相关检查异常表现
(一)心电图
1.电轴偏移: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可出现不同的电轴偏移。例如,法洛四联症患儿常出现电轴右偏;部分房间隔缺损患儿可出现电轴左偏等。
2.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例如,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二)胸部X线
1.心影大小和形态:可显示心影增大或形态异常。如室间隔缺损大型缺损时,心影呈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等;法洛四联症患儿心影呈“靴形”,肺动脉段凹陷等。
2.肺血管纹理:肺血管纹理可能增多、增粗或减少。如房间隔缺损大型缺损时,肺血管纹理增多;法洛四联症时肺血管纹理减少等。
(三)超声心动图
1.心脏结构异常:能直接显示心脏各腔室大小、瓣膜结构、血管连接等情况。例如,可明确显示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房间隔缺损的类型、大小,法洛四联症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等结构异常。
2.血流动力学改变:可检测到异常的血流信号,如分流方向、速度等。如室间隔缺损可检测到左向右分流的血流信号,动脉导管未闭可检测到主动脉向肺动脉的分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