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患有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以及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随病情进展可闻及干湿啰音等体征;辅助检查有血常规、CRP、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等,血常规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CRP助于判断细菌感染,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毒或细菌种类,胸部X线等可辅助鉴别;医生会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多方面情况判断是否患病,并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鉴别,同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一、临床表现方面
1.症状表现
咳嗽: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有痰的咳嗽。婴儿可能表现为呛奶、拒食等情况,因为咳嗽可能影响其进食。不同年龄段宝宝咳嗽特点有差异,新生儿支气管炎咳嗽可能不典型,主要是呼吸频率改变等伴随表现;幼儿及年长儿咳嗽相对更易被察觉。
咳痰:较大儿童能咳出痰液,痰液性质可能因病情而异,如细菌感染时可能咳出黄色、绿色脓性痰等。而小婴儿不会主动咳痰,可能表现为咽部有痰响。
喘息:部分支气管炎宝宝可出现喘息症状,可听到呼气性喘鸣音。这是因为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堵塞等导致气道狭窄,气流通过受阻产生喘息。小婴儿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喘息表现可能更明显,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急促等。
发热:有的宝宝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不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高热。但需要注意,新生儿、小婴儿患支气管炎时发热可能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体温轻微波动。
2.体征表现
肺部体征:早期肺部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呼吸音粗糙,随后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干湿啰音的出现是因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部分阻塞或分泌物移动产生。例如,细湿啰音多提示有小支气管的炎症及分泌物堵塞,而粗湿啰音可能与较大支气管的分泌物有关;干啰音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狭窄引起。听诊时要注意双侧肺部体征是否对称,若一侧肺部体征明显异常,需考虑是否有其他合并情况,如肺炎等。
二、辅助检查方面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分类: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例如,宝宝有高热、咳脓痰等表现,同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但对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血常规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
2.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通常会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所以检测CRP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比如,当宝宝支气管炎怀疑合并细菌感染时,检测CRP可以辅助诊断。
3.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检测:可以通过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检测,如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等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为病毒感染以及具体的病毒类型。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若宝宝有相应临床表现,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即可明确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
病原体培养:必要时可进行痰液等标本的病原体培养,以明确具体的细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但病原体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在等待结果期间需结合临床初步判断进行经验性治疗。
4.胸部X线或CT检查:胸部X线检查大多显示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这是因为支气管炎主要是支气管的炎症,X线表现相对不特异。但对于病情较重、怀疑有并发症(如肺炎等)的宝宝,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CT检查一般在胸部X线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更详细了解肺部情况时才考虑使用,因为CT辐射相对较大,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例如,当宝宝咳嗽持续不缓解,伴有呼吸困难等表现时,胸部X线可能发现肺部有浸润影等,提示可能合并肺炎等情况。
三、综合判断方面
医生会综合宝宝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多方面情况来判断是否患有支气管炎。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宝宝发病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接触过感染源等情况。然后结合上述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宝宝有咳嗽、咳痰、喘息等表现,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病毒感染相关改变,胸部X线无明显肺部实质病变等,就可以判断为支气管炎。同时,需要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肺炎一般肺部体征更明显,胸部X线多有肺部浸润影;支气管哮喘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史,气道高反应性等特点。在判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宝宝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宝宝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特点有所不同,如新生儿患支气管炎时症状更不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和全面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