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医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文章主要介绍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外治法、饮食调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辨证分为肝胆湿热、肝郁气滞、瘀血内阻型,分别有相应临床表现、治法和方剂;外治法包括穴位按摩和中药熏蒸,有选穴、操作方法及要点;饮食调理有适宜和禁忌食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中医辨证论治

(一)肝胆湿热型

1.临床表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若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多属肝胆湿热型。

2.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3.方剂举例:常以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茵陈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对湿热黄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柴胡能疏肝解郁,与黄芩配伍可和解少阳。

(二)肝郁气滞型

1.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胁肋部胀痛,疼痛可牵引肩背,情志抑郁或易怒,舌苔薄白,脉弦等,此为肝郁气滞型。

2.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消瘜。

3.方剂举例: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能疏肝理气,使肝气得以条达,气机顺畅,对于肝郁引起的胁肋胀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瘀血内阻型

1.临床表现:患者有右上腹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表现,属瘀血内阻型。

2.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瘜。

3.方剂举例: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中医外治法

(一)穴位按摩

1.选穴:可选择胆囊穴、阳陵泉、太冲等穴位。胆囊穴是治疗胆囊疾病的特定穴位,按摩胆囊穴能起到一定的利胆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按摩此穴可疏利肝胆气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按摩太冲穴能疏肝理气。

2.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体位,医者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对上述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按揉约1-3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操作时力度需适当调整,儿童由于穴位较敏感,力度宜轻;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操作时也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按摩时要密切关注患者反应,若有不适需及时调整。

(二)中药熏蒸

1.药物组成及作用:可选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功效的中药进行熏蒸,如茵陈、柴胡、川芎等。茵陈通过熏蒸可使药物成分经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利胆、清热作用;柴胡熏蒸能促进气机流通,疏肝解郁。

2.操作要点:将药物煎取药液,通过熏蒸仪等设备进行熏蒸,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熏蒸部位以右上腹及胁肋部为主,每次熏蒸时间约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患者熏蒸时需注意温度,儿童皮肤娇嫩,温度要更低;有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熏蒸。

三、中医饮食调理

(一)适宜食物

1.蔬菜类:如芹菜、苦瓜、黄瓜等。芹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辅助肝胆代谢;苦瓜具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之效,可缓解肝胆湿热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口苦等症状;黄瓜能清热利水,对改善湿热体质有一定帮助。

2.水果类:像苹果、梨、香蕉等。苹果富含维生素和果胶,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梨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之功,对于肝胆有热的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清热作用;香蕉能润肠通便,减少肠道毒素吸收,有利于肝胆健康。

(二)禁忌食物

1.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此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肝胆的代谢负担,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不利,尤其是肝胆湿热型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湿热症状。

2.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易生热动火,会加重肝胆湿热或肝郁化火等情况,导致病情加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患胆囊息肉样病变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中医治疗时要格外谨慎。在采用中医外治法如穴位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饮食调理上要注重营养均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病情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考虑综合治疗方案。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在中医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中药的使用需更加谨慎,辨证要准确。在饮食调理方面,要遵循易消化、清淡的原则,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对于穴位按摩等外治法,要根据老年患者的体质和耐受程度调整力度和时间。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心情舒畅,利于病情恢复。

(三)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进行中医治疗时需注意。如在月经期间进行穴位按摩,力度不宜过大,避免引起月经不调等情况。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可能影响月经的食物。对于有妊娠计划或已妊娠的女性患者,中医治疗要严格遵循相关禁忌,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了解疾病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主要是指向胆囊腔内生长,呈息肉状病变的疾病总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囊息肉能吃牛肉羊肉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患者通常能适量吃牛肉羊肉,可以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增强身体抵抗力。牛肉和羊肉中含有优质的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基本构成成分,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组织可能存在损伤,食用后能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对身体恢复有好处。其次,牛肉和羊肉均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牛
胆囊息肉会变癌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患者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护胆囊,通常不会出现癌变的情况。但是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胆囊息肉反复出现炎症反应可能诱发癌变。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厘米或者是怀疑有恶变现象的患者,需要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治疗;部分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胆汁酸盐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患有胆囊息肉怕吃什么食物?
胡春晓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的患者主要怕吃以下几类食物:一、酒精类饮品,例如白酒、啤酒、红酒、葡萄酒等,其中都含有酒精成分,而酒精的刺激会促进息肉的增长。二、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肥肉、炸鸡、汉堡等。进食此类食物会影响胆汁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比例,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三、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大葱、洋葱、生姜、大蒜以及
多发性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胡春晓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多发性的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病理性增生引起的,其中的肿瘤性息肉本身就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恶性程度相对较高,极易发生癌变,但如果发现早期癌变后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有可能会治愈。而非肿瘤性息肉则很少会恶变,危害性也比较低,常见的类型有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肌肉以及腺肌增生等类型,
胆囊息肉跟肝有什么关系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和肝没有直接的关系。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者隆起性的病变,胆囊虽然处于肝脏中间的胆囊窝内,但是与肝脏没有直接关系,主要与胆固醇代谢不良有关,如果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形成胆囊胆固醇息肉。如果胆囊局部有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胆囊黏膜异常增生,进而形成炎性息肉。 患者可表现为右上
胆囊息肉能不能治好?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可能会治好。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突起的病变,如果是息肉性质为良性,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很少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多数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后,可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术后注意定期随访,以免发生癌变。如果息肉性质为恶性,也就是胆囊癌,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给予根治性切除
胆囊息肉样改变是癌症吗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样改变即胆囊息肉样病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是癌症。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病变的总称,是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描述。如果是因胆固醇体内代谢紊乱引起的假性息肉,一般不是癌症,可能是胆囊胆固醇息肉或胆囊腺肌增生等疾病。但若胆囊息肉样病变是真性息肉,可能是早期癌症引起的,患者因及时
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何意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隆起样病变就是指胆囊壁上出现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样的病变,是影像学描述性术语。 胆囊隆起样病变是影像学描述性用语,多考虑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癌、胆囊结石等疾病引起的,若病变较小,则一般不会使患者出现异常表现,疾病持续进展,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需进一步系统检查,以便于明确诊
胆囊壁息肉样病变什么意思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壁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可能与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多少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如果存在息肉直径>1cm、单发息肉、合并结石等情况,需警惕癌变。建议患者及时通过
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何意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隆起样病变就是指胆囊壁上出现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样的病变,是影像学描述性术语。 胆囊隆起样病变是影像学描述性用语,多考虑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癌、胆囊结石等疾病引起的,若病变较小,则一般不会使患者出现异常表现,疾病持续进展,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需进一步系统检查,以便于明确诊
胆囊息肉吃什么药最好
丁辉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但是,如果息肉比较小,怀疑是胆固醇结晶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熊去氧胆酸是一种无毒性的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溶解胆固醇结晶。它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并增加胆汁酸的分泌,使其在胆汁中的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胆囊壁胆固醇结晶的逐渐溶解。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李照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超声常用术语,是指通过超声检查时,发现胆囊壁向腔内突起的乳头状或者桑葚状高回声结。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B超检查胆囊时发现。极少数病人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可伴有腹痛。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廉东波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很多朋友去医院体检的时候,都会拿回来体检单,然后很害怕很恐慌的就到我们肝胆外科的门诊来看了,说大夫你看我这长了一个息肉样病变,我得了病变是不是就完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说胆囊息肉样病变这么一个词呢?因为它是一大类疾病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说包括我们真的长胆囊腺瘤样的这种息肉,包括长胆固醇性的息肉,其实就是胆固醇的沉积,包括一些炎症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在检查胆囊B超、CT检查时发现胆囊内部出现息肉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和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以及是否存在胆囊病变相关,具体治疗措施主要结合息肉大小、数量多少以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可能出现慢性胆囊炎等病情,可以对症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改善症状,同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减轻胆囊负担,对于单发息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患者在进行B超、CT检查时,发现患者存在胆囊息肉病变。该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是指胆囊内壁出现局部隆起的病变组织,一般为良性病变的范畴。胆囊息肉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的病人可以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极个别的可以出现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等表现。一般情况下息肉一厘米以下不用处理,定期复查即可。一
胆囊息肉样病变什么意思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提示存在胆囊息肉这种器质性疾病 。胆囊息肉属于占位性病变,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各种致病因素刺激,使得胆囊壁细胞增生,出现息肉样生长趋势,引发的临床疾病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感 、恶心、呕吐、黄疸等临床表现,其治疗是建议以手术为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