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常用药有哪些
文章介绍了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类和部分缓解症状的西药类药物。中成药类有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分别说明了药物成分、作用、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西药类有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氨咖黄敏胶囊,也介绍了成分、作用、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中成药主要针对风寒感冒病因,西药主要缓解症状。
一、中成药类
(一)风寒感冒颗粒
1.药物成分及作用:主要由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等组成,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之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等。其药效基于药物成分中各中药的协同作用,如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等,经现代药理研究验证其对风寒感冒相关症状有改善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孕妇需慎用,因为方中部分药物可能对孕妇有一定影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以及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需谨慎用药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这样有助于药物发挥作用,也能促进身体恢复。
(二)感冒清热颗粒
1.药物成分及作用: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组成,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其中荆芥穗能解表散风,薄荷能疏散风热,诸药配合发挥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其能有效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多种症状。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药物中是否有影响血糖的成分,慢性病严重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需专业指导用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生理特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年老体弱者身体抵抗力等方面与常人不同,需谨慎;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因为滋补性中药可能会与感冒清热颗粒的药物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影响。
(三)正柴胡饮颗粒
1.药物成分及作用:主要成分有柴胡、陈皮、防风、赤芍、生姜、甘草,具有表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候者。其药物成分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对风寒感冒症状的缓解作用,经临床实践验证对风寒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因为方中某些成分可能对胎儿有不利影响;风热感冒者不适用,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病因病机不同,使用正柴胡饮颗粒无效;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原因同前所述;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需谨慎,年老体弱者身体机能衰退,需专业指导用药;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二、西药类(部分缓解症状的西药)
(一)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1.药物成分及作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但它主要是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针对风寒感冒的病因进行治疗,对于风寒感冒的病因治疗还需结合具有解表散寒作用的药物等。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因为药物成分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成熟,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二)氨咖黄敏胶囊
1.药物成分及作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对乙酰氨基酚能解热镇痛;咖啡因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人工牛黄有解热镇惊作用。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同样是缓解症状的药物,对风寒感冒的病因治疗作用有限。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不宜大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儿童用药需要根据体重等情况准确计算用量,避免用药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