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由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增多致代谢紊乱,有感染等诱因,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脱水等,实验室检查有血糖等异常,符合相关标准可诊断,治疗需补液、胰岛素治疗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二、发病机制
1.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不能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生成大量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当酮体生成超过外周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形成酮血症,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升糖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血糖升高和脂肪分解,促进酮体生成。
三、诱因
1.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如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感染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作用减弱,从而诱发DKA。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影响糖代谢和酮体代谢。
2.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1型糖尿病患者若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或2型糖尿病患者因各种原因减少胰岛素用量,可使体内胰岛素水平不足,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引发DKA。
3.饮食不当:过度进食高糖、高脂肪食物或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不合理的饮食情况,可导致血糖波动较大,诱发DKA。比如长期高糖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突然饮食结构改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4.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心肌梗死、脑卒中、妊娠和分娩等应激情况,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引发DKA。例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面临的应激情况可能导致血糖和酮体代谢紊乱。
5.胃肠道疾病:严重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同时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进而诱发DKA。
四、临床表现
1.代谢性酸中毒表现:患者可有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中有丙酮的烂苹果味。同时,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从嗜睡、烦躁逐渐发展至昏迷。
2.脱水表现:由于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以及呕吐、腹泻等导致体液丢失,患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时可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3.血糖升高:血糖一般在16.7~33.3mmol/L,有时可更高。
4.血酮体升高:血酮体定性试验阳性,血酮体浓度一般>4.8mmol/L。
五、实验室检查
1.血糖:多数患者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有时可超过33.3mmol/L。
2.血酮体:血酮体升高,定性试验阳性,定量测定血酮体常>4.8mmol/L。
3.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降低,一般<7.35;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低,<15mmol/L;碱剩余负值增大。
4.电解质:可出现血钾、血钠等电解质紊乱。初期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离子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等原因,血钾可正常或偏高;随着补液、胰岛素治疗等,血钾可迅速下降。血钠和血氯可降低。
5.尿常规: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六、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至少三项即可诊断:
1.血糖升高,一般>11.1mmol/L。
2.血酮体升高,定性阳性,定量>4.8mmol/L。
3.动脉血pH<7.35或碳酸氢根<15mmol/L。
4.尿糖、尿酮体阳性。
七、治疗原则
1.补液:是治疗DKA的关键措施。迅速补充生理盐水,恢复血容量,纠正脱水。一般在开始数小时内快速补充生理盐水,第1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最初24小时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通常为4000~6000ml,严重脱水者可达6000~8000ml。
2.胰岛素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方案,一般每小时给予0.1U/kg胰岛素,使血糖逐步下降。
3.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检查结果,适时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4.处理诱因:积极寻找和治疗诱因,如控制感染等。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DKA时,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和对疾病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病情变化更快。在补液时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补液量,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防止补液过快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胰岛素治疗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DKA时,不仅要考虑孕妇的病情,还要兼顾胎儿的安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要谨慎,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补液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孕妇的水电解质平衡,胰岛素的使用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发生DKA时,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补液时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和引起肺水肿等。胰岛素治疗要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防止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