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致代谢性酸中毒等的临床综合征,分近端、远端、混合型及高钾型等,不同类型发病机制有别,临床表现各异,辅助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等,需综合诊断鉴别,治疗原则为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治疗原发病,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女性治疗有特殊考虑。
一、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定义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可伴有水、电解质等紊乱。
二、发病机制
1.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主要是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功能障碍,导致碳酸氢盐阈值降低,肾脏丢失过多的碳酸氢盐,使得血浆碳酸氢盐浓度降低,从而引起酸中毒。其发病机制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的钠-碳酸氢盐协同转运体功能缺陷等有关。
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是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使得尿液不能酸化到一定程度,导致氢离子在体内潴留,碳酸氢盐重吸收减少,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主要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质子泵(H?-ATP酶)、氢-钾ATP酶功能异常等相关。
3.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Ⅲ型):兼具近端和远端肾小管功能障碍的特点。
4.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主要是远端肾小管泌钾障碍,同时常伴有醛固酮分泌减少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导致钾离子排泄减少,引起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病机制与醛固酮合成或作用异常、肾小管-间质疾病等有关。
三、临床表现
1.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迟缓。
电解质紊乱表现:由于长期酸中毒,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出现低血钙、高血磷,进而引起骨病,如骨质疏松、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还可出现低钾血症,表现为肌肉无力、周期性麻痹等。
2.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除了代谢性酸中毒外,还可能有糖尿(但血糖正常)、氨基酸尿等近端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儿童患者可能有生长发育落后等情况。
3.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同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钾离子紊乱相关的表现,还可能有原发病的一些表现,如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有肾功能减退的相关表现等。
四、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气分析: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多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pH降低,碳酸氢盐降低;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同样有代谢性酸中毒,但程度相对较轻;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电解质检查: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出现低钾血症、低血钙、高血磷等;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出现低钾血症等;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有高钾血症等。
2.尿液检查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尿液pH不能降至5.5以下,尿碳酸氢盐排泄增加等。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尿碳酸氢盐排泄分数增高,尿中可检测到葡萄糖、氨基酸等。
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尿钾排泄减少等。
3.其他检查:对于一些继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可能需要进行原发病相关的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液和尿液检查等综合判断。例如,对于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有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尿液不能酸化等表现可考虑;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有代谢性酸中毒、尿中碳酸氢盐排泄增加等表现可考虑;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可考虑。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相关检查来排查继发性因素。
2.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相鉴别,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血糖升高、尿酮体阳性等特点,而肾小管性酸中毒血糖正常,尿酮体阴性等可资鉴别;还需与呼吸性酸中毒相鉴别,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而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代谢性因素引起。
六、治疗原则
1.纠正酸中毒
对于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补充碳酸氢盐,根据患者的碳酸氢盐丢失情况等调整剂量。
2.纠正电解质紊乱
对于低钾血症,补充钾盐;对于高钾血症,在高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中,要采取措施降低血钾,如限制钾的摄入、使用排钾利尿剂等。对于低血钙,可补充钙剂等。
3.治疗原发病
如果是继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则进行相应的免疫治疗等。
七、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肾小管性酸中毒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生长指标,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代谢、排泄等有差异。例如在补充碳酸氢盐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合理计算剂量,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血钾、血钙等电解质情况的变化。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例如,在使用补钾药物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影响血钾的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可能减退,影响药物的排泄。
3.妊娠女性:妊娠期间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需要特别谨慎,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胎儿和母亲的影响。补充碳酸氢盐等治疗需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要选择对妊娠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