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是怎么回事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80%-85%,包括鳞癌、腺癌等亚型,发病与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肺部慢性疾病等有关,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可通过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诊断,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方法,预后与多因素有关,康复需注意饮食、休息运动、定期复查,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分类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它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
二、发病原因
1.吸烟: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烟草中含有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可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癌变。
2.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氡、砷等职业致癌物质,会增加患非小细胞肺癌的几率。例如长期在石棉矿工作的人员,石棉纤维被吸入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组织的损伤和癌变。
3.空气污染:室外大气污染中的PM2.5等颗粒物、室内烹饪产生的油烟等,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4.遗传因素: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遗传给后代,使携带突变基因的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升高。
5.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患者,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有所增加。
三、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当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时,咳嗽会加重,呈持续性高调金属音性咳嗽。
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多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少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
气短和喘息:肿瘤阻塞支气管、胸腔积液等情况可导致患者出现气短、喘息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明显加重。
2.全身症状
体重减轻:由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等原因,患者可出现体重进行性下降。
乏力: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瘤或早期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胸部CT: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发现肺部的转移病灶。
PET-CT: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无转移等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来发现全身的转移灶。
2.病理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收集患者痰液,查找癌细胞,但阳性率相对较低,且受痰液收集方法等因素影响。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周围型病变,可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五、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有望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来选择。
2.放疗:放疗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不同类型。
3.化疗:化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作为姑息性化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铂类联合紫杉醇等方案。
4.靶向治疗:对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ALK融合基因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相对于化疗,具有副作用较小等优点。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对于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预后与康复
1.预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患者预后则相对较差。
2.康复
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休息与运动: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逐渐恢复体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化疗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等,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儿童患者:儿童非小细胞肺癌非常罕见,一旦确诊,治疗需格外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治疗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手段,如对于早期患儿,手术治疗需权衡手术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等。
3.女性患者: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内分泌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靶向治疗或化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月经、生育等方面的可能影响,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需在治疗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