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同性外斜视

来源:民福康

共同性外斜视是眼外肌疾病,发病与解剖、神经等因素相关,有眼位偏斜、视力变化、复视等表现,通过眼位、双眼视功能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屈光矫正、弱视治疗、正位视训练)和手术(考虑时机、选择方式),儿童患者需家长关注及规范治疗、注意用眼卫生,成年患者要及时就医选治疗方式、注意用眼健康

一、定义

共同性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属于眼外肌疾病范畴。它是指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向外偏斜,并且在各个方向注视时,偏斜程度基本保持一致的斜视类型。其发病机制与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神经支配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发病原因

(一)解剖因素

1.眼外肌的解剖结构异常可能是诱因之一。例如,某部分眼外肌的长度、附着点位置等与正常情况存在差异,使得眼球运动的力量平衡被打破。在儿童中,可能因先天发育过程中眼外肌发育不完善导致,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眼外肌发育特点不同,若偏离正常发育轨迹就易引发共同性外斜视。

2.眼眶的解剖结构也可能有影响,眼眶的大小、形状等异常可能干扰眼球的正常位置和运动,进而导致斜视发生。

(二)神经因素

1.神经支配的异常可引起共同性外斜视。支配眼外肌的神经传导出现问题,会使眼外肌的收缩和舒张不协调。从神经发育角度看,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相对更容易出现神经支配相关的问题导致斜视;而对于成年人,可能是神经病变等因素影响神经对眼外肌的精准控制。

2.融合功能异常也是神经因素相关的方面。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融合功能,能将双眼看到的图像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影像。当融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就可能引发共同性外斜视,不同年龄人群融合功能的发展和稳定情况不同,儿童在融合功能发展阶段若受到干扰易发病。

三、临床表现

(一)眼位偏斜

双眼向外侧偏斜,在不同注视方向,如向左看、向右看、向上看、向下看时,偏斜程度基本一致。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看东西时一只眼正常,另一只眼向外偏斜;成年人可能会感觉视物有重影等情况,这是因为双眼成像不能融合导致。

(二)视力变化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视力下降,尤其是发病较早的儿童,长期的斜视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视力问题。不同年龄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不同,在关键期内发生斜视更易影响视力发育,需要特别关注。

(三)复视

有些患者会出现复视现象,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这是由于双眼视轴分离,成像不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大脑无法融合两个图像所致。成年人若突然出现复视且伴有共同性外斜视,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四、诊断方法

(一)眼位检查

1.角膜映光法:通过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来初步判断眼位偏斜情况。反光点位于角膜缘者,偏斜度约为45°;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者,约为25°-30°;在瞳孔中央与瞳孔缘之间者,约为10°-15°。这种检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初步筛查。

2.三棱镜检查:能更精确地测量斜视的度数。让患者注视不同距离(如33cm和6m)的目标,通过放置三棱镜来中和斜视度数,从而准确获取斜视的具体度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不同距离的检查考虑了眼球调节等因素对眼位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在检查时因调节能力等差异可能略有不同,但都可采用该方法。

(二)双眼视功能检查

1.立体视检查:常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功能。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往往存在立体视功能异常,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双眼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的情况,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帮助。儿童的立体视功能发展有特定阶段,检查时要考虑其年龄特点。

2.融合功能检查:包括同时知觉检查、融合范围检查等。了解患者双眼能否同时感知物体以及融合的范围大小,这对于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和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的融合功能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在融合功能发育过程中检查结果会有相应变化。

五、治疗方式

(一)非手术治疗

1.屈光矫正:如果患者存在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需要进行准确的验光配镜。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从而减轻斜视的程度。对于儿童患者,定期验光非常重要,因为儿童的屈光状态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有助于视觉发育和斜视的改善。

2.弱视治疗:若患者伴有弱视,需要进行弱视训练。例如遮盖疗法,遮盖健眼,强迫使用患眼注视,促进患眼视力发育;还有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和弱视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时有效的弱视治疗对恢复视力和双眼视功能至关重要。

3.正位视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来增强双眼的融合功能和眼外肌的协调能力。例如使用同视机进行训练等。正位视训练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不同年龄患者的训练效果可能因身体机能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选择: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时机。对于部分斜视度数较大、影响外观和视觉发育的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较早进行手术;而对于一些病情相对较轻、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观察的患者,可以适当延迟手术。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肌肉减弱术、肌肉加强术等。肌肉减弱术是通过减弱过度紧张的眼外肌力量来调整眼位,肌肉加强术则是增强较弱的眼外肌力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斜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需要在严格的眼科手术操作规范下进行,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眼位情况,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因为这个阶段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及时发现斜视并干预非常重要。

2.在进行治疗时,如屈光矫正、弱视治疗等,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促进视觉健康发育。

(二)成年患者

1.成年人患共同性外斜视后,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选择手术治疗,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积极配合术前检查和术后护理。

2.成年人在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健康,避免过度用眼、眼部外伤等情况,以维护眼部健康,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复发。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儿童外斜视必须手术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一定。儿童外斜视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是否需要手术要结合斜视程度,以及对立体视影响的程度,斜视的范围,以及发作的频率判断。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并不确切,有时还会干扰医生对手术的判断。所以,不提倡在确诊斜视之后保守治疗。有一部分外斜时会长期病情稳定,但多数情况下会缓慢加重,导致立体视的受损,此外,外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