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什么病严重吗
胸膜炎是由致病因素刺激胸膜所致的炎症,分为轻、中、重度,感染、自身免疫病等是常见诱因,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诊断,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饮食和病情监测
一、胸膜炎的定义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纵隔两侧及膈上面的一薄层浆膜,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胸膜炎就是这两层胸膜发生炎症反应。
二、胸膜炎的严重程度判断
1.轻度胸膜炎:若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度胸膜炎,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胸痛,疼痛程度较轻,不影响呼吸等基本功能,通过休息以及针对病毒的一般支持治疗,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逐渐恢复,这种情况相对不严重。例如,部分免疫力正常的年轻人感染病毒后引发的轻度胸膜炎,经适当休息,机体自身免疫可逐步清除病毒,炎症消退。
2.中度胸膜炎:当胸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病情处于中度时,患者可能出现较明显的胸痛,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可能会影响呼吸,导致呼吸频率轻度增快,但肺功能损害尚不严重,通过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多数也可治愈,相对来说严重程度中等。比如肺炎旁胸腔积液引起的中度胸膜炎,经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胸腔积液逐渐吸收,病情可得到控制。
3.重度胸膜炎:如果胸膜炎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者是由结核杆菌等特殊病原菌引起,且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脓胸、胸膜粘连增厚等严重并发症,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例如,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若未得到及时抽取和规范抗结核治疗,可能导致胸膜广泛粘连,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引发胸膜炎的常见因素
1.感染因素
病毒: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等途径侵犯胸膜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病毒导致胸膜炎,且儿童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
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肺部发生细菌感染时,炎症可蔓延至胸膜引起胸膜炎。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常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胸膜炎。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胸膜炎较为常见,多由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胸膜所致。有结核病接触史的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患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较高。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胸膜,引发免疫性炎症反应。这类患者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病史,且病情可能会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而波动,需要同时治疗胸膜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其他因素:胸部外伤、胸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胸膜炎,胸部外伤会直接损伤胸膜,胸部手术后局部的炎症反应等可能波及胸膜。肿瘤转移至胸膜也可引起胸膜炎,如肺癌转移至胸膜,这种情况多见于有肿瘤病史或怀疑有肿瘤的患者。
四、胸膜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1.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程度不一,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可加重。例如,患者在深呼吸时,两层发炎的胸膜相互摩擦,从而引发明显的胸痛。
2.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可能是由于炎症刺激胸膜引起的反射性咳嗽。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还可能伴有咳痰,痰液的性质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可能为黏液痰等。
3.呼吸困难:当胸膜炎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时,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气促等。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积液量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儿童由于胸廓相对较柔软,大量胸腔积液时可能会出现胸壁饱满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4.全身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全身症状有所差异。感染性胸膜炎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胸膜炎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
五、胸膜炎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是否有积液等情况,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能仅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胸腔下部密度增高的阴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对于儿童患者,胸部X线检查相对较为常用,但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胸部CT检查:比X线检查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内病变情况,如胸腔积液的量、胸膜增厚的程度等,还可帮助发现是否存在肺部病变等导致胸膜炎的原发病灶。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感染性胸膜炎患者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表现。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红细胞沉降率常增快。
胸腔积液检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可明确积液的性质,如渗出液、漏出液等。如果是渗出液,进一步检查可帮助判断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例如,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或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明显升高。
3.胸膜活检:对于原因不明的胸膜炎,尤其是怀疑结核性胸膜炎而又难以确诊时,可进行胸膜活检。通过获取胸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六、胸膜炎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胸膜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则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治疗需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胸膜炎:主要是治疗原发病,根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同时针对胸膜炎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2.对症治疗
缓解胸痛:对于胸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处理胸腔积液:当胸腔积液量较多,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以减轻胸腔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抽液时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引起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儿童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时,操作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
七、胸膜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胸痛等症状。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玩耍劳累。
2.饮食: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等症状。
3.病情监测:患者要密切监测自身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的变化情况。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儿童患者的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呼吸情况、体温等,如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