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肺结节是胸部CT影像上的一种表现,指肺内出现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圆形结节,其密度介于正常肺组织和实性结节之间,内可见血管及支气管纹理。
从病理机制来看,磨玻璃肺结节的形成与肺内局部肺泡腔充气减少、肺泡间隔增厚或部分肺泡腔被细胞、液体填充有关。
良性的磨玻璃肺结节常见于肺部炎症、出血、纤维化等情况。例如,肺部发生感染后,炎症渗出物在肺泡内积聚,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随着炎症吸收,结节可能缩小或消失。而恶性磨玻璃肺结节多与早期肺腺癌相关,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未完全破坏肺泡结构,但导致肺泡内气体减少,从而形成磨玻璃样改变。
根据是否含有实性成分,磨玻璃肺结节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一般来说,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较高。
临床上,对于磨玻璃肺结节,需根据其大小、密度、形态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或进一步检查方案,以判断其性质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