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预防方法一般包括阻断性接触传播、强化个人卫生管理、做好公共场所防护、提升机体免疫防御、重视特殊时期干预等。
1.阻断性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预防需坚持安全性行为——性生活全程使用合格安全套,避免无保护性交;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多性伴高危行为;如果性伴侣确诊感染,无论自身有无症状,均需双方同时接受规范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2.强化个人卫生管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物品,防止破坏阴道酸性环境(正常pH值3.8~4.4,可抑制滴虫繁殖)。个人用品如毛巾、浴盆、内裤等需专人专用,内裤清洗后用沸水烫煮或阳光下暴晒,杀灭可能残留的滴虫。排便后擦拭方向应从前向后,避免肛门菌群污染外阴。
3.做好公共场所防护
避免使用公共泳池、温泉、公共浴盆等,此类场所易残留滴虫;如果使用公共马桶,需垫一次性坐垫,减少直接接触感染风险。外出时避免穿着紧身化纤内裤,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降低外阴潮湿环境下的感染概率。
4.提升机体免疫防御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E)及矿物质,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易引发阴道菌群失调,增加滴虫感染风险。
5.重视特殊时期干预
孕前进行妇科检查,如果发现滴虫感染需治愈后再妊娠;孕期如果出现黄绿色泡沫状白带、外阴瘙痒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孕期安全药物(如甲硝唑),避免自行停药。妇科检查时,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如果性伴侣有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需同步排查滴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