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肝囊肿是指肝脏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属于良性疾病。部分患者在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胆管数目增多、扩张,进而形成囊肿。发育异常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多发性肝囊肿,子女患病概率会升高。
多发性肝囊肿早期多无症状,但随着囊肿增大或数量增多,可能压迫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早饱感等不适症状,导致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若压迫胆总管,胆汁排泄受阻,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腹胀或脂肪泻,粪便颜色变浅、油腻感明显。
对于直径大于5厘米的囊肿,可以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破坏囊壁细胞,减少囊肿复发。若囊肿累及整个肝叶或肝段,且该部分肝脏无保留价值,或合并肝肿瘤、胆管扩张等并发症,需考虑肝部分切除术,移除病灶,防止扩散和复发。
需要注意,多发性肝囊肿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发热或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