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腹痛、恶露异常、异常分泌物、全身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和腹部压痛等。
1.发热:产褥感染后,体温通常会升高,可能伴有寒战。
2.腹痛:下腹部会出现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阵发性的。
3.恶露异常: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恶露增多、恶露有异味等情况。
4.异常分泌物:阴道可能会分泌出脓性分泌物,有时还会伴有臭味。
5.全身症状:产妇可能会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6.泌尿系统症状:如果感染累及泌尿系统,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7.腹部压痛:下腹部会有明显的压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反跳痛。
需要注意的是,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如果产妇在产褥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产妇在产褥期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如果产妇有胎膜早破、难产、产后出血等高危因素,应更加密切地观察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B超等检查,以及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产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用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产褥感染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产妇和家属应高度重视产褥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