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有可能引起发烧,包括吸收热(骨折后血肿吸收致非感染性发热,多38℃左右,短于3天)和感染性发热(伤口感染致,体温超38℃,伴伤口红肿等,开放性骨折等易发生),儿童、老年、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关注,骨折后不注意护理易增加感染风险致发烧
吸收热:骨折后,局部会有出血、组织损伤,血肿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吸收热。一般体温多在38℃左右,这是因为机体对坏死组织等吸收产生的炎症反应,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例如,有研究表明,骨折后24-48小时内部分患者会出现这种吸收热,体温短暂升高,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天。
感染性发热:如果肱骨骨折后处理不当,导致伤口感染,就会引起发烧。感染发生时,细菌等病原体在局部繁殖,释放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引发发热,此时体温可高于38℃,还可能伴有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比如开放性肱骨骨折,若伤口没有得到良好的清洁、消毒和护理,就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出现发烧等感染症状。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肱骨骨折后更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因为儿童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生感染性发热可能进展较快。而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差,发生吸收热或感染性发热时更要谨慎处理,及时评估病情。在生活方式方面,骨折后需要制动休息等,若此时不注意伤口护理等,也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导致发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肱骨骨折后发生感染性发热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控制以及伤口情况,预防感染相关的发烧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