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屑角化型手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可通过接触感染源或免疫力下降而患病,表现为手掌和手指出现红斑、鳞屑、瘙痒、皲裂等,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等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儿童患者需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和安全性。
1.病因:
皮肤癣菌感染: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
接触感染源:与患者共用毛巾、手套、鞋袜等物品,或者接触被癣菌污染的物体,都可能感染手癣。
免疫力下降:身体免疫力较弱时,容易感染皮肤癣菌。
2.症状:
手掌和手指出现红斑、鳞屑,伴有瘙痒。
鳞屑较厚,不易脱落,有时会出现皲裂。
病情可反复发作,冬季症状加重。
3.诊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手癣。
实验室检查包括真菌镜检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皮肤癣菌感染。
4.治疗:
外用药物:如克霉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乳膏或软膏,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
口服药物:对于严重的手癣或外用药物无效时,医生可能会开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注意事项: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坚持治疗,避免搔抓和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5.预防:
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勤洗手,避免长时间泡水。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鞋袜等物品。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衣、袜子。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癣病患者的皮损、宠物等。
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安全性。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此外,对于儿童患者的手部护理,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