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发病年龄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肢体疼痛、弛缓性瘫痪等,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预防方法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即侵入咽部和肠道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经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尚处于致敏状态,第2次病毒血症的出现,可使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清除病毒,阻止病毒继续繁殖,从而阻止病毒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故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为隐性感染。仅有部分病毒可继续进入血液,经血行播散至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骨骼、肌肉、关节、皮肤、感觉神经、肾上腺等处,并在该处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形成第3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将病毒清除,可不发病,仅成为带病毒者;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则病毒可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无瘫痪型或瘫痪型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上肢、颅神经、膈肌、肋间肌等。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小儿麻痹症,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对于瘫痪的患儿,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畸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保证营养供应。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我国儿童常规免疫程序为2月龄时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总之,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