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女性,尤以初产妇多见,一般产后3-4周发病,与哺乳相关因素是关键,包括乳汁淤积(乳腺导管不通畅、哺乳姿势不正确等致乳汁无法排空淤积)和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易从破损处侵入),初产妇及有乳头内陷等情况的产妇需特别注意相关护理。
一、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女性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女性,尤以初产妇最为多见,一般在产后3-4周发病。这主要是因为初产妇的乳头皮肤相对娇嫩,在哺乳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从而为细菌入侵创造了条件。而且初产妇往往缺乏哺乳经验,不能很好地使乳汁排空,导致乳汁淤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与哺乳相关的因素是关键
1.乳汁淤积:如果产妇的乳腺导管不通畅,就会导致乳汁无法顺利排出,长时间淤积在乳房内。例如,有的产妇乳头内陷,在哺乳时就难以让婴儿充分吸吮,使得乳汁不能完全排空;还有的产妇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乳汁的排出,进而引发乳汁淤积,增加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2.乳头破损或皲裂:当乳头出现破损或皲裂时,细菌容易从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比如,婴儿在吸吮时用力过大,或者产妇不正确地擦拭乳头等,都可能导致乳头破损,为细菌感染打开大门。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就容易通过破损的乳头进入乳腺,引发炎症反应。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初产妇:初产妇不仅哺乳经验不足,而且身体对产后激素变化等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她们更需要重视哺乳前的乳头清洁等护理工作,如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以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几率。
2.有乳头内陷等情况的产妇:对于乳头内陷的产妇,在孕期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矫正乳头,比如每天用手轻轻牵拉乳头等。在哺乳期间,要更加注意保持乳头的清洁,并且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确保乳汁能够充分排出,避免乳汁淤积和乳头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乳头的情况,一旦发现有破损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引发急性乳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