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如何治疗
颅骨骨折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观察监测及对症支持;手术治疗适用于伴脑脊液漏长期不愈、骨折片压迫致神经功能障碍、凹陷性骨折深度达相应标准等情况,方式有凹陷骨折复位术、颅内血肿清除术等,特殊人群手术需权衡利弊。
一、保守治疗
1.观察与监测:对于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且骨折无明显移位等情况的单纯线性颅骨骨折等,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例如要每1-2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是否清醒、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等,以及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加强监测频率。同时,关注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若出现应及时处理。
2.对症支持治疗:若患者有头痛症状,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对症的止痛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缓解症状。对于存在癫痫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同样仅提及药物名称),但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儿童患者的生活照顾要更加细致,保证其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颅骨骨折伴有硬脑膜撕裂形成脑脊液漏,且长期不愈合;或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出现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视力、听力受损等情况;以及凹陷性颅骨骨折凹陷深度较大(一般成人凹陷深度大于1cm,儿童大于0.5cm)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时机的把握也有差异,儿童患者由于颅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其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谨慎评估手术时机,尽量减少手术对其脑发育的影响。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凹陷骨折复位术,通过手术将凹陷的骨折片撬起复位;对于伴有颅内血肿的情况,可能需要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颅骨骨折需要手术时,要充分考虑手术对胎儿的影响,权衡利弊后谨慎实施手术,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