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肺部引发,病原体入侵是主因,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等,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呼吸道繁殖引发炎症,宿主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会影响发病,环境与传播相关因素如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环境及不注意手卫生等也易导致感染
一、病原体入侵是主因
细菌性肺炎主要是由各种细菌感染肺部所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呼吸道并在肺部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长期吸烟、年老体弱等情况,细菌就容易趁机侵入肺部引发感染。对于儿童来说,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肺炎,比如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接触到携带致病菌的患儿后就可能被感染。
二、宿主因素影响发病
1.年龄因素: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呼吸道屏障功能较弱,呼吸道纤毛运动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完善,所以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降低,同时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使得老年人患细菌性肺炎的风险增加。
2.基础疾病因素: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气道存在慢性炎症,气道黏膜受损,纤毛功能障碍,肺部清除细菌的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极差,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细菌感染引发肺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使肺部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过度劳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细菌引发肺炎的可能性。
三、环境与传播相关因素
在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环境中,细菌更容易传播。例如在学校、养老院等场所,人员聚集,如果有患者携带致病菌,就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导致更多人感染细菌性肺炎。另外,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品后,如果不注意手卫生,用手接触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呼吸道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