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发病主要因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乳汁淤积因乳头发育不良、乳汁过多、乳管不通及初产妇哺乳经验缺乏等致局部利于细菌滋生,细菌主要经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防乳头破损及婴儿口腔卫生。
一、乳汁淤积
1.原因
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当乳汁淤积时,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包括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过小、内陷),这会影响婴儿吸吮,使乳汁排出不畅;乳汁过多,产妇哺乳能力不足或未及时排空乳房,多余的乳汁积聚;乳管不通,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等,都会阻碍乳汁的排出。
从年龄角度看,初产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的情况。例如,初产妇可能不太了解如何正确地让婴儿吸吮乳房以充分排空乳汁,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若未能及时调整哺乳方式,乳汁淤积的风险会增加。从生活方式方面,产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可能哺乳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乳汁的排出,进而导致淤积。
2.影响
乳汁淤积后,局部乳房组织血液循环受阻,营养物质供应相对不足,同时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环境,是急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基础因素。
二、细菌入侵
1.途径
细菌主要经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进而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实质,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例如,婴儿口腔感染、哺乳时乳头皮肤破溃等情况,都可能使细菌进入乳腺组织。产妇乳头皮肤较娇嫩,在哺乳过程中容易发生破损,若破损后未得到及时处理,细菌就容易侵入。
从性别角度,哺乳期女性是急性乳腺炎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乳房的生理特点使得细菌更容易通过乳头破损处入侵。从病史方面,如果产妇有乳头皮肤疾病史,如乳头湿疹等,会增加乳头皮肤的脆性,更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增加细菌入侵的机会。
2.常见细菌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容易引起乳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反应。
特殊人群方面,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需特别注意:要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避免乳头破损。一旦发现乳头有破损或皲裂,应及时处理,可使用合适的乳头保护霜等进行护理,同时要注意婴儿口腔卫生,防止细菌经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引发急性乳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