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肿块怎么消除
急性乳腺炎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助炎症吸收,哺乳期女性热敷前轻柔按摩乳房,非哺乳期注意温度防烫伤;要尽量排空乳汁,哺乳期女性注意哺乳姿势和吸奶器正确使用;有感染表现可能需用抗生素,哺乳期用抗生素要考虑对婴儿影响,非哺乳期遵医嘱;还可通过专业人员推拿按摩(皮肤破损或炎症重时不宜)及中药外敷(遵医嘱,注意过敏反应)辅助治疗。
一、局部热敷
1.原理及方法: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一般用温热的毛巾敷于肿块处,温度以40-50℃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哺乳期女性,热敷前可先轻柔按摩乳房,从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有助于乳汁排出,缓解肿块。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哺乳期女性热敷时要注意乳头清洁,避免感染。非哺乳期女性热敷也需注意温度,防止烫伤皮肤。
二、排空乳汁
1.重要性及方法: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形成肿块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尽量排空乳汁。哺乳时让婴儿充分吸吮患侧乳房,若婴儿吸吮不完,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每次哺乳后都应尽量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残留。
2.特殊人群考虑:哺乳期女性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保证婴儿能有效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以充分排空乳汁。对于因特殊情况无法亲喂的哺乳期女性,使用吸奶器时要注意正确操作,避免损伤乳头。
三、就医治疗
1.抗生素应用:如果急性乳腺炎肿块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表现,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具体使用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一般会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
2.特殊人群处理:哺乳期女性使用抗生素时需考虑对婴儿的影响,用药期间可能需要暂停哺乳,但要定时挤出乳汁,保持乳汁分泌,待停药后再恢复哺乳。非哺乳期女性使用抗生素也需遵循医生指导,注意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及与自身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
四、中医理疗辅助
1.推拿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推拿按摩,可疏通乳腺导管,促进肿块消散。按摩手法要轻柔,避免加重炎症。例如采用揉、捏、推等手法,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但要注意如果肿块处皮肤有破损或炎症较重时不宜进行推拿按摩。
2.中药外敷: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外敷也可能有一定效果,如如意金黄散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体质人群使用中药外敷时要注意可能的过敏等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要及时停用。



